当前位置:八五教程网教学知识语文学习高中语文学习高二语文辅导《定风波》课堂实录» 正文
  1. 《定风波》课堂实录

  2. [11-17 21:00:27]   来源:http://www.85jc.com  高二语文辅导   阅读:8675

概要: 二、鉴赏品味,体悟感情 1、合作探究,把握形象: 课件投影:

《定风波》课堂实录,标签:高二语文教学,http://www.85jc.com


二、鉴赏品味,体悟感情

  1、合作探究,把握形象:

    课件投影:

 
    欣赏全词,抒情主人公的这一形象,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请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关键性动词、形容词和体现情感转折的词)和关键句鉴赏。

  要求: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全班分享  

    设计意图:

    这是本课的重点内容,通过适时的启发性问题,培养学生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和关键句鉴赏诗歌的能力。采取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的活动始终处于一种兴奋的情绪当中,生生之间的互动得到了凸现,学习的自主性得到了体现,通过独立思考,小组交流,促成学生形成自己的认识感悟。及时归纳学习方法,以供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主动运用。

   简要实录:

   八个学习小组的学生马上投入到认真的学习与讨论当中,有的讨论,有的作笔录。讨论完后各小组纷纷举手回答,说出自己小组的见解。

   以下是部分同学的发言:

   陆嘉欣:词中有一句“莫听穿林打叶声”,这句中的“穿”和“打”显得很有力度,极言雨急雨大。但在这急风急雨中苏轼却觉得一点都无所谓,可见他是何等的潇洒,何等的乐观!

   招燕玲:“何妨吟啸且徐行”这句中的“莫听”,“何妨”,我们可以想象苏轼吟啸自若,缓步而行的情景。反映了苏轼在风雨面前坦然处之,泰然自若的旷达情怀。

   陈 放:“竹杖芒鞋轻胜马”,苏轼一身野服打扮,“轻”字体现诗人内心的轻松,从侧面透露了作者喜好自然、无拘无束的性格。

   张亚航:词中苏轼说“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烟雨”一语双关,不仅指自然界的风雨,更指政治上的风雨。“任”字,表现出苏轼要坦然面对风雨的信心与决心。面对“风雨”,不惊恐,不退缩,任其自然,坦然处之。

   碧燕:词中最后的两句“山头斜照却相迎”,于挫折中看到希望,于逆境中看到曙光,不让这暂时的挫折和逆境左右自己的心情。“也无风雨也无晴”,这里的“风雨”和“晴”,人生的逆境和顺境、名利的失和得、官职的降和升。词人认为无论是雨还是晴都无所谓。人生也是如此,顺境也好,逆境也好;窘困也好,通达也好,都能泰然处之。这是词人面对仕途失意的旷达胸襟。

   教师小结:苏轼在人生逆境中表现出的这种“成固欣然,败亦同样有所作为”的胸怀,这应当是人生境界的一个新的拓展。希望我们在以后的人生路上,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与挫折,都能如苏轼一样,在困难坎坷面前的保持豁达的心胸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Tag:高二语文辅导高二语文教学语文学习 - 高中语文学习 - 高二语文辅导

上一篇:窦娥冤教学目的
留言板
取消 发布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