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散文阅读指导 一、《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阅读的要求 1.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2.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方式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探讨疑难问题。 3.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作出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4.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文中的表达效果。了解文章涉及的重要的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 5.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二、散文阅读常见题型 (一)整体感知 1.写什么(文章的主要内容) 2.为什么写(写作意图,即文章要表达的情、理、观点) 3.怎么写(作者的行文思路,先写什再写什么-后写什么) 整体感知应运作于动手答题之前。多数阅读的第一题就是提问整体感知中的写
散文阅读指导,标签:综合知识大全,http://www.85jc.com散文阅读指导
一、《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阅读的要求
1.
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2.
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方式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探讨疑难问题。
3.
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作出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4.
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文中的表达效果。了解文章涉及的重要的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
5.
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二、散文阅读常见题型
(一)整体感知
1.
写什么(文章的主要内容)
2.
为什么写(写作意图,即文章要表达的情、理、观点)
3.
怎么写(作者的行文思路,先写什
----
再写什么
-----
后写什么)
整体感知应运作于动手答题之前。多数阅读的第一题就是提问整体感知中的写作内容或写作意图,感知题停留在知道的层面上,所以多数信息应从文中来。针对标题的设问往往也是整体感知。因为标题或限定话题,或限定内容,或表达中心思想,或抒发感情。
例
1
:
02
年中考题《精神的三间小屋》的第一题这样问:
“
从全文看,作者所说的修建三间精神的小屋的实际含义是什么?为什么要修建精神小屋?
此题的第一问侧重于对写什么即内容的考察,作者说要修建哪三间精神的小屋,它们各自的实际含义是什么?从文中你不难发现并提取信息。第二问侧重于对为什么写的考察,通读全文,在文末具体写完这三间小屋后,较集中的告诉了我们为什么要修建精神小屋。
例
2
:
03
年中考题《给我未来孩子的信》的第一题这样问:
“
这篇文章寄托了作者对未来孩子的希望。读完全文,你认为作者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
此题的第一句话实际已告诉我们本文的写作目的。问题是进一步感知文章的内容。从文中清晰的结构中不难逐条提出所要的信息。
例
3
:
03
年模拟中《智慧的美丽》一文的第一题这样问:
“
标题是《智慧的美丽》,美丽在这里的含义是什么?
”
此题针对标题设问,实际也是整体感知中的感知写作意图。本文赞美的是
“
智慧的美丽
”
,实际上赞美的是小伙子对父母的孝顺、对妹妹的体贴以及回答问题时的冷静和自信。那么,美丽也应指此。而这个信息文中也可提取。
例
4
:文章《人生如瓶》的第一题这样问:
“
作者把人生比作瓶,向我们阐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
此题明显在问整体感知中的写作意图,在文末不难找到答案。
(二)基础知识及运用
1.
语音:侧重考察多音字,受偏旁、方言影响易读错的字。
2.
汉字的正确书写。
3.
语境下,同义词、反义词(成语)的运用。
4.
词语的感情色彩的运用。
应认识到并识别出对同义词、反义词、词语的感情色彩的考察。
例
1.2002
年中考题《精神的三间小屋》的一题:
“
对父母的尊爱,对伴侣的情爱,对子女的疼爱,对朋友的关爱,对万物的(
),对生命的(
)。对丑恶的仇恨,对污浊的厌烦,对虚伪的(
),对卑劣的(
)。
”
(慈爱
珍爱
憎恶
蔑视)
例
2.“
是的,我们的人生之瓶,装满着欲望和为之奋斗不息的操劳,当然无法容纳安宁与祥和;塞满了无穷无尽的浮躁与烦恼,(
)与(
)当然被驱逐的无影无踪。
”
(
安静
快乐
)
(
三
)
八大修辞极其作用
1.
比喻:生动、形象。
2.
拟人:人格化、生动化、形象化。
3.
排比:加强语言气势。
4.
反问:加强语气。
5.
反复:强调。
6.
对比:突出其中一个。
7.
对偶:句式整齐,结构统一。
8.
夸张:极力的表现。
(四)仿写句子
要求:句式与例句相同,修辞与例句相同,语法与例句接近,句意与例句接近。
例如:
最新更新
推荐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