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五教程网教学知识语文学习语文知识综合知识语文教学应该怎样教» 正文
  1. 语文教学应该怎样教

  2. [11-18 19:56:51]   来源:http://www.85jc.com  综合知识   阅读:8983

概要:郭志明 最近连续听了60多节语文“随堂”课,常常有一些惊喜,尤其是那些构思精巧、韵味悠远的课,总让人按捺不住兴奋。但也不时有一些焦虑,对语文课堂教学中许多老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课改以后又冒出了一些新问题,感到事关重大,必须引起广大一线教师的高度注意。 语文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历史已经非常悠久,具有丰厚的积淀。语文教学应该怎样教,课怎样上才有好的教学效果,历史其实已经形成了很好的路径。但是,我们教学一线的一些同志对语文教学的价值缺乏正确的认识,对语文学科的特质缺乏准确的把握,对语文教学的传统缺乏继承的意识,对语文教学的路径缺乏探究的行动,加之本身教学态度、教学素养的缺失,造成语文教学的盲目性、随意性,不能教出语文的滋味,不能让学生喜欢上语文,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削弱了语文教学的效益,不能尽展祖国优美文字内存的魅力。 语文老师要有“底线”意识,教学中要根据学科独特的规律,遵守学科个性,坚守教学法则,切实保证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能够完成,在此基础上,尽可能展示语文学科魅力,尽可能培养学生优秀

语文教学应该怎样教,标签:综合知识大全,http://www.85jc.com
郭志明

最近连续听了60多节语文“随堂”课,常常有一些惊喜,尤其是那些构思精巧、韵味悠远的课,总让人按捺不住兴奋。但也不时有一些焦虑,对语文课堂教学中许多老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课改以后又冒出了一些新问题,感到事关重大,必须引起广大一线教师的高度注意。

语文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历史已经非常悠久,具有丰厚的积淀。语文教学应该怎样教,课怎样上才有好的教学效果,历史其实已经形成了很好的路径。但是,我们教学一线的一些同志对语文教学的价值缺乏正确的认识,对语文学科的特质缺乏准确的把握,对语文教学的传统缺乏继承的意识,对语文教学的路径缺乏探究的行动,加之本身教学态度、教学素养的缺失,造成语文教学的盲目性、随意性,不能教出语文的滋味,不能让学生喜欢上语文,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削弱了语文教学的效益,不能尽展祖国优美文字内存的魅力。

语文老师要有“底线”意识,教学中要根据学科独特的规律,遵守学科个性,坚守教学法则,切实保证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能够完成,在此基础上,尽可能展示语文学科魅力,尽可能培养学生优秀的语文素养,尽可能使语文教学充满活力。

1、依体而教,让学生明晰文体之特,有径感悟作品之美。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有个很大的弊端,老师教课文,不管什么文体,都是依式而教,统一的格式:字词疏通、整体感知线索结构、主题分析、特色领略,不注意根据文体特点,采取相应的教学路径,让学生掌握不同文体作品的独特魅力。

现行的语文教材是文体型的,教学一个最基本原则就是根据文体设计和组织教学,所谓依体而教。只有学生先把握了文体特点,才能根据文体的要素去理解课文的结构、主题和技巧。脱离了文体的分析,很可能就是浮于表面,不能登堂入室。比如小说,它有情节、人物、环境三要素,但首先它是虚构的,它有突转、象征、超然等特性,其人物形象是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杂取种种人而成为一个,把握了这些,才能真正地认识作品形象,理解课文题旨。比如《斑羚飞渡》,有人说动物这么通人性,其实是一种虚构,但表达的是一种象征。知道了这一点,就不要在斑羚做了什么上纠缠,而研究她为什么这样做和做了以后的意义。比如《范进中举》,胡屠户一个嘴巴就把范进打醒了,《最后一课》,一节法语课就让小佛朗士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活中这是不真实的,但艺术是真实的。这是一种突转,是一种艺术的思维,我们要让学生明白这一点,才能避免简单地把生活中的形象与小说中的形象“对号入座”,感悟艺术创作的魅力,并激发其创造性思维。戏剧怎么教?像《陈毅市长》、《雷雨》,首先要让孩子搞清楚“三一律”,然后找出戏剧冲突,在此基础上再去分析形象、主题之类,而不是教了《雷雨》,只纠缠于周朴园是好人坏人,坏到什么地步等等。

为什么我们的学生学了十几年语文,大多数就喜欢读读文学类作品,议论类、说明类、应用类作品,他们不要读,也写不来,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老师缺乏“依体而教”的意识和探究,不能把那些文体的特点和美点充分地展示给学生,自然就制约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

2、注重设计,让学生真正喜欢课文,强烈感受文本独特。

语文老师应该是“设计师”,教学每一篇课文都要精心设计,都要让学生感觉出“美”来,从而激发阅读的热情。现在的课堂教学给人的感觉是教学流程比较呆滞,看不出老师研究课文后精心设计教学的痕迹。一些学校集体备课,不同老师教同一篇课文,教案如此相似,没有自己的独立研究、思考、设计。如此教学,不可能带学生真正走进文本,学生也就不能通过老师的精妙构思而对课文产生强烈感情。

上世纪九十年代有位老师教鲁迅的小说《药》,巧用三个标点符号设计流程:先在黑板上写下一个大大的“药”字,在右下方填上一个小小的句号,说“这是一个关于药的故事”,同学们陷入沉思,纷纷沉浸入对故事的回忆中;当大家带着沉重的心情又重温了一遍故事情节以后,老师又在“药”的后面加了一个问号,让学生去提出疑问。学生纷纷献疑:“华老栓怎么这样愚昧,花光全部积蓄用不能治病的人血馒头给儿子治痨病,而且满怀希望?”“革命者的鲜血成了愚昧者给儿子治病的药,这里有没有内在的联系?”“标题‘药’难道就是一般意义上治病的药吗?”一个个问题正是打开作品内文的钥匙,同学们的认真思考和热烈讨论,就把课文教学一步步引向作品的深处;课堂进行到尾声,老师又在“药”后面写上一个感叹号,学生顿时热情高涨,纷纷举手慷慨激昂:“这是辛亥革命的悲剧!”“我们要思考悲剧何以会发生!”“拯救黑暗的中国需要一副真正的良药!”“拯救民族首先要拯救国民的灵魂!”“我们要对愚昧的民众下一记猛药,唤醒他们的灵魂!”这堂课,老师的设计何等的自然精巧,而产生的教学效果又是何等的强烈!语文老师呀,绝不能做一个文字的搬运工,而要坚决做一个文字的建筑师,只有这样,你才能把学生真正带进文字的王国,去接受美丽的熏陶。

[1] [2] [3] [4]  下一页


Tag:综合知识综合知识大全语文学习 - 语文知识 - 综合知识

上一篇:应用文教学经验小结
留言板
取消 发布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