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五教程网教学知识语文学习语文知识综合知识古诗词鉴赏“九入手”» 正文
  1. 古诗词鉴赏“九入手”

  2. [10-10 23:18:48]   来源:http://www.85jc.com  综合知识   阅读:8354

概要:甘肃省康县一中 吕永海 【关键词】作者背景标题诗眼词眼意象景物描写用典专业术语 【内容提要】紧扣考试大纲,联系高中语文课本实例,就如何鉴赏评价古诗词,总结了“九入手”方法。 古代诗词的鉴赏是历年来高考的必考点之一,也是重点和难点之一。诗词鉴赏是一种较高层次的综合阅读理解,《考试大纲》在“能够阅读浅显的古代诗文”这一总要求之后列出的“鉴赏评价”能力层级为E级。它要求考生能对所给的古代诗词的思想内容进行评说,对其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进行赏析。《考试说明》中把“鉴赏评价”具体明确为五个方面:①理解诗词中词语的含义。②概括诗词的中心思想。③分析作者在诗词中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④鉴赏诗词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⑤评价诗词作品的思想内容。围绕这五个方面的要求,对古诗词鉴赏类试题,我们可以尝试从以下九个方面入手。 一、从了解作者、背景入手。 对于中学课本中出现过的作者,在试卷中一般不会给予解释。而对于比较陌生的诗(词)人,在诗句之后、问题之前会给予注解。注解有的简单,有的较为详细。较为详细的除了诗人的经历外,

古诗词鉴赏“九入手”,标签:综合知识大全,http://www.85jc.com
甘肃省康县一中 吕永海

【关键词】作者背景标题诗眼词眼意象景物描写用典专业术语

【内容提要】紧扣考试大纲,联系高中语文课本实例,就如何鉴赏评价古诗词,总结了“九入手”方法。

古代诗词的鉴赏是历年来高考的必考点之一,也是重点和难点之一。诗词鉴赏是一种较高层次的综合阅读理解,《考试大纲》在“能够阅读浅显的古代诗文”这一总要求之后列出的“鉴赏评价”能力层级为E级。它要求考生能对所给的古代诗词的思想内容进行评说,对其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进行赏析。《考试说明》中把“鉴赏评价”具体明确为五个方面:①理解诗词中词语的含义。②概括诗词的中心思想。③分析作者在诗词中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④鉴赏诗词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⑤评价诗词作品的思想内容。围绕这五个方面的要求,对古诗词鉴赏类试题,我们可以尝试从以下九个方面入手。

一、从了解作者、背景入手。

对于中学课本中出现过的作者,在试卷中一般不会给予解释。而对于比较陌生的诗(词)人,在诗句之后、问题之前会给予注解。注解有的简单,有的较为详细。较为详细的除了诗人的经历外,一般都附带出该诗的写作背景。这对把握整首诗(词)的内涵以及表现手法都有很大的帮助。

㈠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如唐代大诗人李白,空有满腹才华却屡遭权贵谗毁,终不被唐玄宗所信任。了解了他的生平和经历,我们就能更深刻地品味出李白“奈何青云士,弃我如尘芥!珠玉买歌笑,糟糠养贤才”(李白《古风》其十五)里那对上层统治阶级贱视贤才的抨击;品味出“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里那因怀才不遇而引起的深切愤懑;品味出“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里那深切的孤独与寂寞;品味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里那不愿同流合污的狂傲!

㈡熟悉作者的风格。风格是指文学创作中表现出来的一种带有综合性的总体特点。风格是识别和把握不同作家作品之间的区别的标志,也是识别和把握不同流派、不同时代、不同民族文学之间的区别的标志。因此,从风格入手鉴赏诗词,无疑也是一条捷径。例如①“雄浑”(气势雄伟、立意奇特)风格作者:以高适、岑参、王昌龄为代表的边塞诗人(如《别董大》《燕歌行》《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出塞》);②“豪放”(豪迈奔放)风格作者:李白(如《将进酒》《秋浦歌》)、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③“沉郁”(凝重深沉、忧郁)风格作者:如杜甫的“三吏”“三别”《兵车行》;④“悲慨”(悲壮慷慨,寂寥苍劲)风格作者: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⑤“俊爽”(英俊豪爽,飒爽流利)风格作者:如杜牧《过华清宫绝句》;⑥“平淡”(质朴、自然)风格作者:如王维(《鸟鸣涧》《鹿柴》)、孟浩然(《过故人庄》《宿建德江》)等山水田园诗人;⑦“旷达”(疏狂不羁,高洁特立)风格作者:如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⑧“委婉”(含蓄)风格作者:意在言外,曲折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如李商隐《夜雨寄北》,杜牧的绝句,李清照后期的词。

㈢了解写作背景。如唐代两位伟大的诗人:李白,其诗风格“豪放飘逸”,而杜甫的诗风格“沉郁顿挫”。不同的诗风与他们生活的背景有一定的关系:若以“安史之乱”为分水岭,李白处于上坡路,他抬头看天,看到的是无尽的蓝天和翱翔的雄鹰,充满了自信与狂放;而杜甫处于下坡路,他看到的是荆棘丛生、坎坷不平的小路,充满了血泪和痛苦。抓住了这一总体特征,我们再看他们的诗作,就不难理解杜甫《春望》《石豪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登高》《登楼》等所表现的主题。又如学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浪淘沙·帘外雨潺潺》《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等词时,如果不了解他是亡国之君的背景,就无法深刻领会“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的无尽愁思和绝望。再如晏殊的《诉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气欲重阳。远村秋色如画,红树间疏黄。流水淡,碧云长,路茫茫。凭高目断,鸿雁来时,无限思量。”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是思乡?是怀友?还是忧民?如果不结合写作背景恐怕很难断定。但是我们如果了解了它是“写于作者从参知政事贬为外官六年,正在外官任上”这一背景时,其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就较为容易理解了:表达了词人被贬官后的忧懑和茫然。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Tag:综合知识综合知识大全语文学习 - 语文知识 - 综合知识

上一篇:北京四中名师:初中生学好语文可分四步走
留言板
取消 发布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