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五教程网教学知识语文学习语文知识综合知识跨越时空的心灵对话» 正文
  1. 跨越时空的心灵对话

  2. [10-10 23:18:48]   来源:http://www.85jc.com  综合知识   阅读:8823

概要:汲安庆 人物评论,实际上是一种跨越时空的心灵对话。 想对上话,得找到兴趣点,或者说是“切入点”。循此展开,思想的润泽,情感的充沛,生命的融合,才会成为可能。 那么,从哪里切入呢? 一、可疑点。被评论人物思想、言行中的可疑之点,往往是他心灵世界的一扇窗口,找到了这个点,很容易窥一斑而见全貌,进而顺利把握其内心世界真实而独特的风景。 譬如杜甫,心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奋斗了几十年,竟然连几间简陋的茅草屋都盖不起,连一床被子也买不起,导致老婆、孩子跟着受冻挨饿,甚至因缺食少粮,导致幼子饿死——入门闻号眺,幼子饿已卒(见《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却喊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壮丽祈愿,并说如果得偿所愿,“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种连自保都很困难的穷酸男人,竟然被称为“圣人”,凭什么? 揣着这样的疑问,不仅读他的诗歌,查他的史料,你会全情投入,而且下笔评他的为人,创作,也会句句落实,处处彰显自我的个性。 二、不同点。将人物放置在不同

跨越时空的心灵对话,标签:综合知识大全,http://www.85jc.com
汲安庆

人物评论,实际上是一种跨越时空的心灵对话。

想对上话,得找到兴趣点,或者说是“切入点”。循此展开,思想的润泽,情感的充沛,生命的融合,才会成为可能。

那么,从哪里切入呢?

一、可疑点。被评论人物思想、言行中的可疑之点,往往是他心灵世界的一扇窗口,找到了这个点,很容易窥一斑而见全貌,进而顺利把握其内心世界真实而独特的风景。

譬如杜甫,心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奋斗了几十年,竟然连几间简陋的茅草屋都盖不起,连一床被子也买不起,导致老婆、孩子跟着受冻挨饿,甚至因缺食少粮,导致幼子饿死——入门闻号眺,幼子饿已卒(见《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却喊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壮丽祈愿,并说如果得偿所愿,“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种连自保都很困难的穷酸男人,竟然被称为“圣人”,凭什么?

揣着这样的疑问,不仅读他的诗歌,查他的史料,你会全情投入,而且下笔评他的为人,创作,也会句句落实,处处彰显自我的个性。

二、不同点。将人物放置在不同的坐标中,进行纵向、横向的比较,往往能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使被评论人物的人性光辉刹那间熠熠夺目。

譬如文天祥,曾被奸臣诬陷过,被皇帝弃置过,可是当朝廷有难,他竟然舍生忘死地投入了勤王抗元的战斗。按常理,既然朝廷曾经有负于我,我凭什么要为你卖命呢?没有骂你们活该,或是疯狂地报复就已经算不错了。

再如,被俘后,连象征国家的宋恭帝都来劝降,元朝的老大,皇帝忽必烈还郑重地许以相位,面子算给足了,完全可以找一个体面的台阶下嘛!更何况女儿柳娘来信,说她和姐姐、母亲都在宫中为奴,形如囚徒,而文天祥是有能力拯救她们的啊,为什么却死抱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信条不放呢?

这样一步一步地比照下去,探析下去,历史人物平凡而伟岸的灵魂就能呼之欲出了!

有学者认为庄子比孔子伟大,理由是孔子提出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虽然具备了推己及人的襟怀,体现了对人的尊重,但是庄子在不少文章中还传递了“己所甚欲,也勿施于人”的思想,这说明庄子对人格尊严与自由的尊重又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不同点找出来,人物个性、思想的不同风貌也随之带出来了!

三、不俗点。探询人物的不俗之处,需要质疑、需要比照,更需要平和虔诚的心境,见微知著的敏感,以及不畏权威,直陈己见的勇气。

可以感受名人的不俗。比如范仲淹,被贬邓州期间,心情无比悲苦,却能一直用“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来排解自己,直至去世时,竟然“身无以为殓”,这便不容易!要知道,宋朝的文人待遇极厚,生活品味极高啊。有人曾做过换算:包拯的年薪折合到当下的薪金,已逾1000万。这样一个天文数字,什么样的生活过不上呢?可是,曾经贵为副宰相的范仲淹竟活到了如此凄惶的地步,这不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最有力的证明么!这不是一个真正用行动,乃至用生命践行心忧天下,利泽生民理想的人么!不是一个纯粹的知行合一的大写的人么!

也可以感受凡人的不俗。很多人,包括无数的评论家对孔乙己的那件又脏又破的旧长衫很不以为然,觉得那是被科举制度毒害的象征,是穷酸文人的典型标志,可是一位老师循此出发,却看到了孔乙己精神世界中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这种既不见容于当世,又很难被未来接受的着装,孔乙己为什么将之当作命根子一样守护着呢?事实上,他只要愿意脱下来,洗一洗,这种笑柄可以立马消失。可是他没有,不但没有,还能将可以压死人的所有世俗的嘲笑与不屑扛起来,然后又不露声色地扔出了十万八千里。

由此,我们可以断定:孔乙己是一个生活在自我世界里的人。也许他从前想过换洗,但是因为贫穷,因为被嘲笑,因为更喜欢寄情于书,于是他不知不觉地产生“讥笑抗体”,像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裤衣”的刘伶一样,不怕世俗所谓的尊严被践踏了。酸腐而倔强地穿着大众一致嘲讽的邋遢服装,与他在回应别人“当真识字么”时的不屑置辩的神气,本质上都是他这个大家眼中的下等人所采取的一种别样的抗争方式,或者说是他捍卫自我尊严的一种极其另类的方式——古代很多有骨气的文人不都是这样么?如果他稍微向君王或权贵让步,他就会得意。然而他倔,流放、受刑,连累家族,甚至身首异处,血溅七尺,依然不改。没有一定的勇气,傲气,以及常人难以忍受的耐力,谈何容易!

[1] [2] [3]  下一页


Tag:综合知识综合知识大全语文学习 - 语文知识 - 综合知识

上一篇:古典诗词鉴赏中的虚与实
《跨越时空的心灵对话》相关文章
留言板
取消 发布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