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五教程网教学知识语文学习语文知识综合知识阅读思考力之“评价力”培养» 正文
  1. 阅读思考力之“评价力”培养

  2. [10-10 23:18:48]   来源:http://www.85jc.com  综合知识   阅读:8634

概要: “评价力”属于阅读鉴赏的高级能力。是在感受、理解基础上的人物事件评判与艺术审美。 一、人物与事件评判 如果是史传文章,就宜教学生写史评。写史评,要从历史背景出发,客观地公平地评价人物、史事;写史评,要回到文本仔细研读人物事迹(注意全面性)和事件全貌;写史评,一要注意读后感悟,二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判断与认识能力。 如果是现代人物和事件,同样要让学生写“人物小评”和“事件分析”随笔,与写史评一样的是,要坚持两点论,客观公正,二要做到言之有据(源于阅读文本内容)。下面仅以史评为例。 (一)人物鉴察能力的培养 人物鉴察,包含两个步骤,一是“察”,实际上是对史传文章中人物描写的审读;二是“鉴”,指的是客观地评价人物的优长与不足。 对人物的“察”,可以这样进行: 1、从历史背景下“察” 2、从比较中“察” 3、从假设中“察”等 “察”些什么,主要是“察”人物的语言、行动及其思想。 如读了《鸿门宴》后,就涉及到对项羽的“察”与“鉴”。 从《鸿门宴》上我们可以“察”出项

阅读思考力之“评价力”培养,标签:综合知识大全,http://www.85jc.com

“评价力”属于阅读鉴赏的高级能力。是在感受、理解基础上的人物事件评判与艺术审美。

一、人物与事件评判

如果是史传文章,就宜教学生写史评。写史评,要从历史背景出发,客观地公平地评价人物、史事;写史评,要回到文本仔细研读人物事迹(注意全面性)和事件全貌;写史评,一要注意读后感悟,二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判断与认识能力。

如果是现代人物和事件,同样要让学生写“人物小评”和“事件分析”随笔,与写史评一样的是,要坚持两点论,客观公正,二要做到言之有据(源于阅读文本内容)。下面仅以史评为例。

(一)人物鉴察能力的培养

人物鉴察,包含两个步骤,一是“察”,实际上是对史传文章中人物描写的审读;二是“鉴”,指的是客观地评价人物的优长与不足。

对人物的“察”,可以这样进行:

1、从历史背景下“察”

2、从比较中“察”

3、从假设中“察”等

“察”些什么,主要是“察”人物的语言、行动及其思想。

如读了《鸿门宴》后,就涉及到对项羽的“察”与“鉴”。

从《鸿门宴》上我们可以“察”出项羽的如下表现:

1、刘邦手下一位将领曹无伤派人向项羽通报,称刘邦准备自立为关中王、委任秦王子婴为丞相,并将据有咸阳城内所有珍宝。项羽得到这消息后感到非常愤怒,并准备攻击刘邦。

2、项伯回到项羽军中,向项羽表达刘邦的善意,并建议项羽亦以礼相待。项羽承诺依从项伯的建议。

3、刘邦对项羽称自己得入关中属侥幸,但有“小人”从中挑拨,使两人之间产生误会。项羽回应道:“是曹无伤(左司马)派人向我说有这种事,否则我也不会来这里”。他随即邀请刘邦参加宴会。

4、范增不时向项羽打眼色,举起自己的玉佩3次,示意项羽尽快行动。项羽不发一言,未有理会。

5、樊哙带着剑和盾强行闯入酒席,向项羽怒目而视。项羽询问了樊哙的姓名后,称赞他为“壮士”,并吩咐从人赏赐樊哙。樊哙一番责难,项羽没有回应,只吩咐他就坐。

6、刘邦逃走,张良回到席上,献上礼物,并代刘邦向项羽赔罪。项羽收下了璧玉,放在桌上。

据以上内容,可对项羽作如下“鉴定”:

光明磊落,坦率粗豪,重情重义;自大轻敌,寡谋轻信,优柔寡断,有勇少谋,妇人之仁,师心自用。

具体来说:

1、政治上无知,自大轻敌;

2、待人上,不善笼络,用人唯亲;

3、性格上,鲁莽,缺乏主张,优柔寡断,坚持个人主张,不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等

写史评,不能等同于给人物下鉴定书,一要比较,同对手刘邦比;二要分析根源。如项羽之所以放走刘邦,一是出于义,怕人指责。他与刘邦曾为战略盟友,刘邦先入秦破关,杀了他不合道义;二是出于理,据楚王与诸侯之约,刘邦为关中王天经地义,杀了他不合情理;三是出于情,杀了一个前来拜望、谢罪的客人,项羽他会很没面子。归结起来,恪守道义。又如项羽鸿门宴上失利,是否就决定了他必失天下?再如项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等等。这一系列问题,作为人物评价,都是需要考虑的。

仅根据教材写人物史评,还不行,最好要读全传,要有广远的历史眼光:从进步性来说,刘邦的“承秦制”肯定好过项羽的“割据制”;,再从社会政治方面考察:刘邦深知“天下苦秦久矣”而注意安民抚民,如“约法三章”、开垦“秦苑”、不杀降卒、屡赦天下等;而项羽却干了许多不得人心的事,如坑杀降卒、屠咸阳、杀楚怀王、分封十八诸侯、自立楚霸王、背约夺关中等。

(二)事件分析能力的培养

事件分析,除了作根源分析与结果分析外,还可作如下分析:

1、事件背景分析

2、事件原因探究

既有外部原因探究,又有内部原因探究;既有个体原因探究,也有集体原因探究;既有静态原因探究,又有动态原因探究。许多时候是综合在一起的。

3、事件演变分析

4、事件结果分析

读了《荆轲刺秦王》后,可对“荆轲刺秦王”这一历史事件进行评价。如何看待荆轲刺秦一事,我们要了解历代名家的这样一些看法:

[1] [2]  下一页


Tag:综合知识综合知识大全语文学习 - 语文知识 - 综合知识

上一篇:高中文言散文教学三法之二:在质疑中领悟
留言板
取消 发布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