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五教程网教学知识语文学习语文教案设计六年级语文教案设计六年级上册语文《有的人》导学案» 正文
  1. 六年级上册语文《有的人》导学案

  2. [11-18 11:36:46]   来源:http://www.85jc.com  六年级语文教案设计   阅读:8932

概要: 【小编寄语】六年级上册语文《有的人》导学案是www.85jc.com小编精心为大家收集的优质的教学案例,目前,“学案导学”的模式已经广泛运用于实际教学中,该模式能更好的将教与学有机结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下面,跟语文小编一起来学习学习!六年级上册语文《有的人》导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能够说出为人民的人将获得永生,与人民为敌的人必然死亡的道理。2、通过学习本文运用的对比手法,能够说出这种手法运用的好处。学习重点:通过学习本文运用的对比手法,能够说出这种手法运用的好处。知识链接:臧克家(1905~2004)他自幼受祖父、父亲影响,打下了良好的古典诗文基础。1925年首次在全国性刊物《语丝》上发表作品,署名少全。他创作的《难民》《老马》等诗篇,以凝练的诗句描写了旧中国农民忍辱负重的悲苦生活;长诗《罪恶的黑手》揭露了帝国主义的罪恶和伪善的面目,这些诗是他早期诗歌的代表作,已成为我国现代诗史上的经典之作。他除了有意识地学习古典诗词的结构方法,形成凝重、集中、精粹的风格之外,还苦心追求词句的新颖

六年级上册语文《有的人》导学案,标签:六年级语文教学设计,http://www.85jc.com

 

  【小编寄语】六年级上册语文《有的人》导学案是www.85jc.com小编精心为大家收集的优质的教学案例,目前,“学案导学”的模式已经广泛运用于实际教学中,该模式能更好的将教与学有机结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下面,跟语文小编一起来学习学习!

  六年级上册语文《有的人》导学案

  学习目标:

  1、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能够说出为人民的人将获得永生,与人民为敌的人必然死亡的道理。

  2、通过学习本文运用的对比手法,能够说出这种手法运用的好处。

  学习重点:

  通过学习本文运用的对比手法,能够说出这种手法运用的好处。

  知识链接:

  臧克家(1905~2004)他自幼受祖父、父亲影响,打下了良好的古典诗文基础。1925年首次在全国性刊物《语丝》上发表作品,署名少全。他创作的《难民》《老马》等诗篇,以凝练的诗句描写了旧中国农民忍辱负重的悲苦生活;长诗《罪恶的黑手》揭露了帝国主义的罪恶和伪善的面目,这些诗是他早期诗歌的代表作,已成为我国现代诗史上的经典之作。他除了有意识地学习古典诗词的结构方法,形成凝重、集中、精粹的风格之外,还苦心追求词句的新颖、独到、形象化,但又不失平易、明朗和口语化。

  写作背景:1949年,臧克家来到了北京。10月19日是鲁迅先生逝世13周年纪念日,胜利了的人民在全国各地第一次公开地隆重纪念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先生。臧克家亲自参加了首都的纪念活动,并去瞻仰了鲁迅故居,看到了鲁迅文章中提到过的“枣树”“老虎尾巴”。睹物思人,百感交集,心中充满了对鲁迅的思念和崇敬,写了《有的人》这首短诗。

  学法提示:

  这首诗主要采用对比的写法,以鲜明的对比,抒发作者的感情,评价了世界上两种截然相反的人。认真朗读诗歌,注意诗歌的朗读节奏。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1、认真朗读诗歌,注意停顿的节奏。

  (1)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

  (2)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3)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4)群众把他抬得很高很高。

  2、《有的人》是作者在新中国成立后,为 ,怀着 情感而写的。

  3、“有的人”诗中指 和 的人。鲁迅先生属于

  一种人。全文采用对比手法,褒贬鲜明。作者从鲁迅生前 ,去世后 这两点来表现他的伟大。

  4、我能理解诗句中的几个词语

  5、这首诗可以分为几部分?每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第一部分(第 节)

  第二部分(第 节)

  第三部分(第 节)

  6、我有几个问题要与同学交流

  (二)合作探究

  阅读提示: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作者对鲁迅先生的崇敬,怀念的思想感情。

  1、第一节诗中两个“活”字和两个“死”字各有什么含义?

  2、这首诗从哪些方面把两种人作了对比?如何进行对比的?

  。

  3、我会写出“骑在人民头上”和“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中“骑”和“俯”字的妙处。

  4、“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我是这样理解这节诗的。

  5、对比是这首诗歌的主要写法,我认为它的好处是:

  (三)拓展延伸

  这首诗是纪念鲁迅的,为什么不直接以纪念鲁迅为题,而取名为“有的人”?

  (四)课堂小结:

  从这首诗中,我体会出一个这样的道理。

  课堂检测:

  1、“情愿做野草 , 等着地下的火烧”这句诗表明鲁迅先生的态度是( )

  A. 对旧社会黑暗势力的反抗 .

  B. 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无比愤恨 .

  C. 盼望旧社会彻底消亡 .

  D. 情愿把自己的一切贡献给人民大众的事业 .

  2、“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对这节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是()

  A. 第一个“活”字充满了作者的鄙夷和轻蔑,第二个“活”字是作者对鲁迅伟大一生的充分肯定和赞美。

[1] [2]  下一页


Tag:六年级语文教案设计六年级语文教学设计语文学习 - 语文教案设计 - 六年级语文教案设计

上一篇:六年级上册语文《老人与海鸥》导学案
留言板
取消 发布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