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揣摩作者此时的心情,饥饿、痛苦、焦急、无助。学生试着读出这种感觉。师适时指导朗读。(2)拒绝交换部分。句子二 “我犹豫了一下,把国旗慢慢解下来,再展开。这面做工精致的五星红旗经过水的冲洗,依然是那么鲜艳。”A、“犹豫”是什么意思?联系上下文,面对着“老板”的惊奇,“我”可能犹豫些什么呢?B、从“犹豫”这个词可以看出“我”对国旗有什么样的感情?带着你的理解再读这句话,读出作者心中的“犹豫”。句子三 “我愣了一下,久久地凝视着手中的五星红旗。”A、指名说、读。B、“我”在什么情况下愣了?“凝视”就是“久久地看”,那是怎样的“看”?C、这时,“我”心里可能会想些什么呢?(或“我”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指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标签:三年级语文教学设计,http://www.85jc.com揣摩作者此时的心情,饥饿、痛苦、焦急、无助。学生试着读出这种感觉。师适时指导朗读。
(2)拒绝交换部分。
句子二 “我犹豫了一下,把国旗慢慢解下来,再展开。这面做工精致的五星红旗经过水的冲洗,依然是那么鲜艳。”
A、“犹豫”是什么意思?联系上下文,面对着“老板”的惊奇,“我”可能犹豫些什么呢?
B、从“犹豫”这个词可以看出“我”对国旗有什么样的感情?带着你的理解再读这句话,读出作者心中的“犹豫”。
句子三 “我愣了一下,久久地凝视着手中的五星红旗。”
A、指名说、读。
B、“我”在什么情况下愣了?“凝视”就是“久久地看”,那是怎样的“看”?
C、这时,“我”心里可能会想些什么呢?(或“我”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指导朗读。
句子四 “我摇摇头,吃力地穿上大衣,拿着鲜艳的国旗,趔趔趄趄地向外走去。突然,我摔倒在地上,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A、老板拿出一块面包和我交换,“我”换吗?又拿出两块,“我”换吗?五块?十块?(生答:不换!)哪个词告诉你?(摇摇头、向外走去)
B、他是在什么情况下拒绝老板的?难道他不需要面包吗?从哪里看出来?
C、指导朗读:此时,你就是那饿了三天,又身负重伤的青年,谁来?
D、这是一个又饿又累,还带着伤痛的年轻人啊!小小的一块面包,对于此刻的他来说,或许就意味着——(生命)。此时,我的身体是虚弱的,但脚步是——坚定的!“我”没有争辩,没有抗议,而是用(行动)表达了对老板无声的抗议,对五星红旗的深沉的爱,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之情。试着读出坚定的情感。
三、从态度变化中,感敬重之情
1.默读课文,找老板态度变化的句子,对比体会。
2.小组交流,品老板的态度。
3.出示老板态度变化句子,感受敬重之情。
四、激情结束
课件展示:播放歌曲《红旗飘飘》,出示红旗,珠峰探险,神六飞天,刘翔夺冠图片。同学们,让我们跟随着优美动听的旋律,共同唱响对祖国的赞歌!希望同学们今天努力学习,明天为国旗增光添彩!
板
书
设
计 26 一面五星红旗
“我” → 处境危险
↓
拒换国旗 → 爱国之情
课 题 27 卖木雕的少年
教学目标 1、认识“尼、驮”等11个字。会写“卖、售”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游览、工艺品”等20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
3、读懂本课内容,明白少年为什么送木雕给“我”。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正确读写词语。
2、读懂本课内容,明白少年为什么送木雕给“我”,感受他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
教学难点 读懂本课内容,明白少年为什么送木雕给“我”,感受他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
教具准备 关于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非洲木雕、中国在70年代援赞的图片。生字生词卡片。
导学过程 二次备课
预习提纲
搜集有关非洲地理位置、气候物产、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等方面的文字和图片资料。
第一课时
一、引入新课
1、板书课题:
卖木雕的少年。读课题。
2、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板书部分重要问题。
二、检查预习,自学生字
1、(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提问:
认识这些字和词吗?读一读。(指名读,学生边听边正音)
2、哪些词语不理解?结合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部分词语。
3、小声自读课文,巩固生字的识记,想一想:这课讲了一件什么事?
4、指名分段读课文,其他同学除了留心听他读得怎样。
5、交流: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小组讨论,评评谁说得既清楚又简单。指名说。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下一页
分类导航
最新更新
推荐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