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五教程网教学知识语文学习语文知识综合知识高考18个文言虚词记忆口诀» 正文
  1. 高考18个文言虚词记忆口诀

  2. [10-10 23:18:48]   来源:http://www.85jc.com  综合知识   阅读:8815

概要: ③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假设关系) ④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劝学》)(并列关系) ⑤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因果关系) 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转折关系) ⑦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承接关系) ⑧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递进关系) 且 【速记口诀】 连词并递和让步 副词将要暂姑且 谐音: 莲池并蒂荷让步 扶持将要站古砌 【奇思妙想】 记忆时同学们要这样联想: 莲花池里开了一枝并蒂莲,她们说:“请让一下,请让我们过去。”荷叶听了纷纷让路。她们相互扶持着,将要站到水池边那古砖砌成的台阶上去,她们难道要去表演双人芭蕾吗? 【释义举例】 “且”字有连词和副词两种词性。 1、用作连词,表示并列、递进和让步关系,译为“而且”“并且”“况且”“再说”“尚且”例

高考18个文言虚词记忆口诀,标签:综合知识大全,http://www.85jc.com
③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假设关系)

④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劝学》)(并列关系)

⑤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因果关系)

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转折关系)

⑦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承接关系)

⑧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递进关系)



【速记口诀】

连词并递和让步

副词将要暂姑且

谐音:

莲池并蒂荷让步

扶持将要站古砌

【奇思妙想】

记忆时同学们要这样联想:

莲花池里开了一枝并蒂莲,她们说:“请让一下,请让我们过去。”荷叶听了纷纷让路。她们相互扶持着,将要站到水池边那古砖砌成的台阶上去,她们难道要去表演双人芭蕾吗?

【释义举例】

“且”字有连词和副词两种词性。

1、用作连词,表示并列、递进和让步关系,译为“而且”“并且”“况且”“再说”“尚且”例如:

①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孔雀东南飞》)(并列,并且)

②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己久疲。(《赤壁之战》)(递进,况且)

③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让步,尚且)

2、用作副词,译为“将要”“暂且”“姑且”。

①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将要)

②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孔雀东南飞》)(暂且)

③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孔雀东南飞》)(姑且)



【速记口诀】

背转顺限紧

二称乃判断

谐音:

背转顺陷井

二层乃判断

【奇思妙想】

记忆时同学们要这样联想:

矿井塌陷,幸存的矿工们背着伤员,转身顺着塌陷的矿井往二层逃。在那里,他们欣喜地发现有风吹进来,他们判断前方一定有出口。果然,他们找到了出路,得救了。

【释义举例】

“乃”字用法有三种:

1、用作副词。也可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是逆转相背的,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于是”“就”等;还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才”等。例如:

①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何怪也!(《师说》)(逆转相背)

②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活板》)(顺承)

③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限制)

④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曹刿论战》)(紧接)

2、用作第二人称代词,一般作定语,相当于“你”、“你的”。例如:

①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示儿》)

3、表判断,译为“是”或“本来是”。

①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速记口诀】

指代一三动

标志主谓音

谐音:

纸袋一三洞

煮煨标志音

【奇思妙想】

记忆时同学们要这样联想:

同学们都吃过茶叶蛋,你们知道怎么煮吗?教大家一个有趣的办法,将鸡蛋装进纸袋里,纸袋上面扎上十三个小洞,放进装有茶叶和作料的水锅里,然后放在灶上先煮后煨,什么时候开始煨呢?时间标志是听水声,水刚发出声音,就把火打小,再煨上十分钟,香喷喷的茶叶蛋就煮好了。由于鸡蛋是装在纸袋里的,因此不会沾上茶叶等作料。

【释义举例】

“之”字有代词、动词和助词两种词性。

1、用作代词。批示代词,表近指,译为“这”;第一、第三人称,代人、代物、代事,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例如:

①均之二策。(《廉颇蔺相如列传》)(指示代词,这)

②作《师说》以贻之。(《师说》)(代人,他)

③輮使之然也。(《劝学》)(代物,它)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Tag:综合知识综合知识大全语文学习 - 语文知识 - 综合知识

上一篇:中学文言文教学策略浅谈
《高考18个文言虚词记忆口诀》相关文章
留言板
取消 发布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