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五教程网教学知识语文学习语文知识综合知识高考18个文言虚词记忆口诀» 正文
  1. 高考18个文言虚词记忆口诀

  2. [10-10 23:18:48]   来源:http://www.85jc.com  综合知识   阅读:8815

概要: ③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谏太宗十思疏》)(因为,由于) ④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屈原列传》)(凭借) 2、用作连词。表示顺接上文,译为“于是”“便”。例如: ①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于是,便) 为 【速记口诀】 动谓算是做成任 介因被动给对向 语气助词放句尾 疑问反诘和感叹 谐音: 董伟算是做成人 借鹰背董给对象 玉琪主持放菊味 疑问反诘和感叹 【奇思妙想】 记忆时同学们要这样联想: 老董的儿子董伟小时候很听话,现在算是作为成年人了,背着老董,把家里喂养了多年的猫头鹰借给对象玉琪玩。玉琪这姑娘太顽皮,竟然主张往猫头鹰放菊华牌味精。猫头鹰疑惑地看着他们,问:“不会害我吧?”董伟和玉琪异口同声:“不会的。”猫头鹰反诘道:“不会?董伟你小子害我还少吗?”董伟说:“就相信我这一次,我对我爸发誓,我决不会害你。”猫头鹰半信半疑地

高考18个文言虚词记忆口诀,标签:综合知识大全,http://www.85jc.com
③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谏太宗十思疏》)(因为,由于)

④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屈原列传》)(凭借)

2、用作连词。表示顺接上文,译为“于是”“便”。例如:

①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于是,便)



【速记口诀】

动谓算是做成任

介因被动给对向

语气助词放句尾

疑问反诘和感叹

谐音:

董伟算是做成人

借鹰背董给对象

玉琪主持放菊味

疑问反诘和感叹

【奇思妙想】

记忆时同学们要这样联想:

老董的儿子董伟小时候很听话,现在算是作为成年人了,背着老董,把家里喂养了多年的猫头鹰借给对象玉琪玩。玉琪这姑娘太顽皮,竟然主张往猫头鹰放菊华牌味精。猫头鹰疑惑地看着他们,问:“不会害我吧?”董伟和玉琪异口同声:“不会的。”猫头鹰反诘道:“不会?董伟你小子害我还少吗?”董伟说:“就相信我这一次,我对我爸发誓,我决不会害你。”猫头鹰半信半疑地吃了菊花味精,感叹道:“世风日下啊!臭小子,看老董回来怎么收拾你!”

【释义举例】

“为”字有动词、介词、语气助词三种词性。

1、用作动词,通“谓”;或译为“算是”“是”“做”“成为”“担任”等。例如:

①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通“谓”)

②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活板》)(算是)

③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是)

④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为学》)(做)

⑤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鸿门宴》)(成为)

⑥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担任)

2、用作介词,译为“因为”“被”“给”“对”“向”。

①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齐桓晋文之事》)(因为)

②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过秦论》)(被)

③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给)

④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触龙说赵太后》)(对)

⑤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向)

3、用作语气助词,位于句尾,表疑问、感叹、反诘,可译为“呢”。

①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列传》)(疑问)

②何辞为?(《鸿门宴》)(反诘)

③天之亡我,我何渡为!(《项羽本纪》)(感叹)



【速记口诀】

所字结构加被动

所以连用目凭因

谐音:

数字结构架百洞

所以连用穆娉英

【奇思妙想】

记忆时同学们要这样联想:

杨门女将的穆桂英有一个妹妹叫穆娉英,她是一位杰出的建筑专家,在修建高速铁路的功臣中她的贡献最大,穿山隧道工程总离不开她,她利用先进的数字结构在山洞里架起悬浮铁轨,使工程质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所以铁路建设总公司总是连用她,让她任总工程师。

【释义举例】

“所”的助词用法主要有三种。

1、“所”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所字结构”,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所……地方”等。例如:

①今所养非所用,所用非所养。(《史记·老庄申韩列传》)(所养的人;所用的人)

②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曹刿论战》)(安身的东西)

③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信陵君窃符救赵》)(过访朋友的事情)

④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所存在的地方)

2、“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例如:

①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六国论》)(被)

3、“所”“以”连用,主要有两种:一种表示原因,一种表示凭借和目的。例如: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Tag:综合知识综合知识大全语文学习 - 语文知识 - 综合知识

上一篇:中学文言文教学策略浅谈
《高考18个文言虚词记忆口诀》相关文章
留言板
取消 发布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