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之死
- [10-10 23:14:16] 来源:http://www.85jc.com 初三语文知识 阅读:8857次
概要: 行文至此,我想明敏的读者已经看出了傅雷在他的最后几年里精神步步退守的大致轨迹。作为一个国家信念频临崩溃的老人,晚年又遭到了儿子“出逃事件”的沉重打击,已经不大可能再相信除了个人奋斗(或者说成“消遣”)以外的事情了。他的编年史家告诉我们,大约从1959年起,他基本上闭门不出、埋头著述。在贫困⑷和神经衰弱、关节炎、眼病等多种疾患的折磨中,译竣了丹纳的《艺术哲学》,巴尔扎克的《搅水女人》、《都尔的本堂神甫》、《比哀兰德》和《幻灭》三部曲等多种著作。此外,他开始用大量的时间研习书法,搜求碑帖、字画和各种小古董,并专注于嫁接艺术,酷爱月季、玫瑰,并成功地培育出英国玫瑰达50多种。 这是一个传统士大夫的最后选择。也就是当“治国平天下”、甚至是“齐家”的梦想也相继败落以后,正是这些拓片、碑帖和异类花鸟掩护了众多英雄向精神丛林的深处撤退。在那里,他们为自己的灵魂敷药。历史学家谓之“修身”
傅雷之死,标签:初三语文知识扩展,http://www.85jc.com
行文至此,我想明敏的读者已经看出了傅雷在他的最后几年里精神步步退守的大致轨迹。作为一个国家信念频临崩溃的老人,晚年又遭到了儿子“出逃事件”的沉重打击,已经不大可能再相信除了个人奋斗(或者说成“消遣”)以外的事情了。他的编年史家告诉我们,大约从1959年起,他基本上闭门不出、埋头著述。在贫困⑷和神经衰弱、关节炎、眼病等多种疾患的折磨中,译竣了丹纳的《艺术哲学》,巴尔扎克的《搅水女人》、《都尔的本堂神甫》、《比哀兰德》和《幻灭》三部曲等多种著作。此外,他开始用大量的时间研习书法,搜求碑帖、字画和各种小古董,并专注于嫁接艺术,酷爱月季、玫瑰,并成功地培育出英国玫瑰达50多种。
这是一个传统士大夫的最后选择。也就是当“治国平天下”、甚至是“齐家”的梦想也相继败落以后,正是这些拓片、碑帖和异类花鸟掩护了众多英雄向精神丛林的深处撤退。在那里,他们为自己的灵魂敷药。历史学家谓之“修身”。
而最终是“红卫兵”急骤的敲门声击碎了桃花源主人欲辩忘言的“修身”清梦。也就是当心性高傲的主人一觉醒来,发现温顺的狼毫、宁静的书台、旖旎的玫瑰花丛已不复存在,他已别无退路。圣人说,“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但他没有告诉我们,别人不许“独善”的时候我们怎么做?高超的哲人也教我们,“入世”不得就去“出世”,但他们没有告诉我们,当“世界是我们的”,出世也不得,就是无“世”可“出”的时候,我们怎么做?傅雷用自己的方式回答了我们,那就是──离开。
这和屈原完全不同。屈原是他自己国家的主人,他最后选择自杀是他不愿意与一个昏聩的国王一同在世。因而,在怒气冲天地问过172个有关天文学方面的问题以后(见《天问》),愤然自沉,以明心志。而傅雷是至死都相信自己是国家的罪人,这一点,你只要看一下遗书的第一节就会知道。
但我也同时注意到了傅雷性格中的另一面,那就是他的愤世嫉俗。
与屈原的愤世嫉俗导源于他的政治受挫不同,傅雷的愤世嫉俗几乎是天生的。大约在他四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因被当地的土豪劣绅诬告,入狱三月,幸得母亲倾其全力救出,但终因痨病加重,不久便衔冤而逝。家道从此迅速中落,两弟一妹相继夭亡,只剩孤儿寡母,相依为命地过日子。我没有足够的理由说傅雷的愤世嫉俗起因于他的幼年失怙,但毫无疑问,这些童年时代的悲惨遭遇为傅雷早期人格的成长起了十分不良的影响。
他取名为“雷”,字“怒安”(取“文王一怒而天下安”之义),把自己的住所叫“疾风迅雨楼”,并赫然印在自用的稿纸上。但他忘了一句来自神秘年代的古老谶言:“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道德经》第23章),仿佛一切早已注定。据傅聪回忆,从他记事起,父亲就是一个极端愤世嫉俗的人。因而到傅雷出事后,他好像完全理解,仿佛“早已知道他会走上这条路的。他不可能不如此……”⑸,“我永远不能忘记他在家里慷慨激昂的谈‘死谏’,所谓的‘抬了棺材见皇帝’。他对这中国文化中特殊的悲剧精神,很有感受。我父亲一开始就是 martry(烈士)的典型,这就是他的 karma(命运)”⑹。
因而,如果仅仅把傅雷的死归结为“士可杀,不可辱”的道德律令,那就大错特错了。傅雷是他自己精神世界的王,这是他所有痛苦与愤怒的源流。他不是因为受了辱才去自杀,而是因为要去自杀才觉得受了辱。
而我必须向读者指出的是,愈到后来,这个孤独而庄严的王愈是显示出了一种奇特的混乱统一。拘谨与生动,丰富与单纯,入世与出世,顺民与叛臣,希腊精神与中国式的激愤奇妙而不可思议地集于一身。而最后是自杀结束了这种混乱的分裂气质,从而也及时地阻止了一个发疯、投诚、精神严重扭曲的可怕局面的发生。而实际情况是,傅雷即使活着躲过此次劫难,他也无法面对以后十年更为严酷的祸乱。对此,我不想和什么人分担庆幸,我只想以我的文字写出我的悲哀和追思。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Tag:初三语文知识,初三语文知识扩展,语文学习 - 语文知识扩展 - 初三语文知识
上一篇:聆听父亲的叮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