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❷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选修P88《伶官传序》)②.用作指示代词,译为“这样”。Example:❶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齐桓晋文之事》)③.还可作连词用,释为"若夫"、"至于""如果"等。(缺例文)【无乃】表猜测,译为“恐怕……”。Example:❶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灭吴》)❷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❸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报任安书》)【乃尔】译为“这样”。Example:❶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必修二P20《孔雀东南飞》)⑸【其】(一)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①.第三人称代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Example:
高三语文基础知识点复习,标签:高中语文基础知识,http://www.85jc.com❷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选修P88《伶官传序》)
②.用作指示代词,译为“这样”。
Example:❶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齐桓晋文之事》)
③.还可作连词用,释为"若夫"、"至于""如果"等。
(缺例文)
【无乃】表猜测,译为“恐怕……”。
Example:❶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灭吴》)
❷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❸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报任安书》)
【乃尔】译为“这样”。
Example:❶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必修二P20《孔雀东南飞》)
⑸【其】
(一)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①.第三人称代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Example:❶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必修四P56《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第三人称代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应译为"他""它"(包括复数)。
Example:❶秦王恐其破壁。(必修四P56《廉颇蔺相如列传》)
❷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必修三P54《师说》)
③.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
Example:❶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
❷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必修二P35《游褒禅山记》)
❸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触龙说赵太后》)
④.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Example:❶及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必修二P35《游褒禅山记》)
❷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战》)
❸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必修二P20《孔雀东南飞》)
⑤.指示代词,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个”“这些”。
Example:❶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
❷今存其本不忍废。(其:这)
⑥.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Example:❶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二)用作副词。
①.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
Example:❶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要) (《唐雎不辱使命》)
❷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必修一P16《烛之武退秦师》)
❸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选修P88《伶官传序》)
②.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Example:❶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必修三P54《师说》)
❷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③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Example:❶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❷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可以无悔矣 ,其孰能讥之乎?(必修二P35《游褒禅山记》)
❸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三)用作连词。
1.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
Example: ❶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❷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选修P91《祭十二郎文》)
2.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下一页
最新更新
推荐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