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五教程网教学知识语文学习语文知识高中语文基础知识高三语文基础知识点复习» 正文
  1. 高三语文基础知识点复习

  2. [10-10 23:18:15]   来源:http://www.85jc.com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   阅读:8195

概要:Example:❶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必修三P50《师说》)❷手裁举,则双超忽而跃(《促织》)❸其室则迩,其人甚远。(《诗经》)④. 表示选择关系。常和“非”“不”呼应着用,译为“就是”“不是……就是”。Example:❶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❷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勾践灭吴》)(二)副词。①.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Example:❶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②.表对已然或发现的强调。可译为“已经”“原来”“原来已经”。Example:❶及诸河,则在舟中矣。(《肴之战》)(三)名词。①.指分项或自成段落的文字的条数。Example:❶

高三语文基础知识点复习,标签:高中语文基础知识,http://www.85jc.com

Example:❶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必修三P50《师说》)

❷手裁举,则双超忽而跃(《促织》)

❸其室则迩,其人甚远。(《诗经》)

④. 表示选择关系。常和“非”“不”呼应着用,译为“就是”“不是……就是”。

Example:❶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

❷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勾践灭吴》)

(二)副词。

①.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

Example:❶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②.表对已然或发现的强调。可译为“已经”“原来”“原来已经”。

Example:❶及诸河,则在舟中矣。(《肴之战》)

(三)名词。

①.指分项或自成段落的文字的条数。

Example:❶《论语》六则。

②。准则,法则。

Example:❶以身作则。

(四)动词。效法。

Example:❶遵后稷、公刘之业,则古公、公季之法。

(五)通假。同“辄”,总是,常常。

Example:❶居则曰:“不吾知也!”

【则是】只当是。

Example:❶与窦娥烧一陌儿,则是看你死的孩儿面上。(《窦娥冤》)

【则则】赞叹的声音。

Example:❶连呼则则。

⒄.【者】

(一)助词。

①.指人、物、事、时、地等。“……的”,“……的(人、东西、事情)”。

Example:❶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触龙说赵太后》)

❷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必修四P56《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用在数词后面,译为“……个方面”“……样东西”“……件事情”。

Example:❶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赤壁之战》)

❷或异于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③.用作“若”“似”“如”的宾语,译为“……的样子”。

Example:❶言之,貌若甚戚者(《捕蛇者说》)

❷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黔之驴》)

④放在后置的定语后面,相当于“的”。

Example:❶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必修四P56《廉颇蔺相如列传》)

❷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赤壁之战》)

❸客有吹洞萧者。(必修二P32《赤壁赋》)

⑤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不必译出。

Example:❶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必修四P56《廉颇蔺相如列传》)

❷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必修三P54《师说》)

⑥用在“今”“昔”等时间词后面,不必译出。

Example:❶近者奉辞伐罪。(《赤壁之战》)

❷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

❸远者数世,近者及身。

⑦放在分句的句末,引出原因。

Example:❶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赤壁之战》)

❷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必修四P56《廉颇蔺相如列传》)

❸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语气词。

①.放在疑问句的句末,表示疑问语气等。

Example:❶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必修四P56《廉颇蔺相如列传》)

❷谁为大王为此计者?(必修一P22《鸿门宴》)

②前面有“若,似,如”

Example:❶言之,貌若甚戚者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下一页


Tag:高中语文基础知识高中语文基础知识语文学习 - 语文知识 -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

上一篇:历年高考语文字音字形汇编
留言板
取消 发布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