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五教程网教学知识语文学习语文知识高中语文基础知识高三语文基础知识点复习» 正文
  1. 高三语文基础知识点复习

  2. [10-10 23:18:15]   来源:http://www.85jc.com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   阅读:8195

概要:❷以崇祯十七年夏,自京师徒步入华山为黄冠。❸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❹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必修四P65《苏武传》)⑤表示原因。译为:因为,由于。Example:❶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必修四P56《廉颇蔺相如列传》)❷卒以吾郡这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五人墓碑记》)❸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⑥.表示依据。译为:按照,依照,根据。Example:❶今以实校之。(《赤壁之战》)❷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说明:“以”字的宾语有时可以前置,有时可以省略。Example:❶以一当十(成语)❷夜以继日(成语)❸秋以为期(必修二P14《诗经。卫风。氓》)(二)连词。①.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

高三语文基础知识点复习,标签:高中语文基础知识,http://www.85jc.com

❷以崇祯十七年夏,自京师徒步入华山为黄冠。

❸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

❹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必修四P65《苏武传》)

⑤表示原因。译为:因为,由于。

Example:❶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必修四P56《廉颇蔺相如列传》)

❷卒以吾郡这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五人墓碑记》)

❸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

⑥.表示依据。译为:按照,依照,根据。

Example:❶今以实校之。(《赤壁之战》)

❷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说明:“以”字的宾语有时可以前置,有时可以省略。

Example:❶以一当十(成语)

❷夜以继日(成语)

❸秋以为期(必修二P14《诗经。卫风。氓》)

(二)连词。

①.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Example:❶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必修二P35《游褒禅山记》)

❷忽魂悸以魄动。(选修P30《梦游天姥吟留别》)

②.表示承接关系,前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

Example;❶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必修二P35《游褒禅山记》)

❷樊哙侧其盾以撞。(必修一P22《鸿门宴》)

❸各各竦立以听。(《促织》)

③.表示目的关系,后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

Example:❶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必修四P56《廉颇蔺相如列传》)

❷当求数顷之田,于伊、颍之上,以待余年,教吾子与汝子(选修P91《祭十二郎文》)

❸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选修P85《六国论》)

❹做师说以贻之(必修三P54《师说.》)

❺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必修一P22《鸿门宴》)

❻垣墙周庭,以当南日

❼斧斤以时入山林(必修三P46《寡人之于国也》)(以;根据)

❽久之能以足音辨认(选修P111《项脊轩志》)(以;根据)

④.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

Example:❶不赂者以赂者丧(选修P85《六国论》)

❷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必修二P35《游褒禅山记》)

❸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

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必修二P30《兰亭集序》)

❺臣以供养无主(必修五P37《陈情表》)

❻以其无礼于晋(必修一P16《烛之武退秦师》)

❼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 (必修四P56《廉颇蔺相如列传》)

❽以勇气闻于诸侯(必修四P56《廉颇蔺相如列传》)(以:凭借)

❾去以六月息者(必修五P34《逍遥游》)(以:凭借)

⑤.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

Example:❶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必修五P25陶渊明《归去来辞》)

❷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选修P85《六国论》)(表承接)

(三)助词

①.作语助,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

Example:❶受命以来,夙夜忧叹。(以:表时间)(《出师表》)

❷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以:方位)(必修四P56《廉颇蔺相如列传》)

❸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以:表范围)

②.作语助,起调整音节作用。

Example:❶逆以煎我怀。(必修二P20《孔雀东南飞》)

(四)动词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下一页


Tag:高中语文基础知识高中语文基础知识语文学习 - 语文知识 -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

上一篇:历年高考语文字音字形汇编
留言板
取消 发布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