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Example:❶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❷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❸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爱其子,不能御(《柳毅传》)⑵何㈠用作疑问代词。① 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Example:❶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必修四P56《廉颇蔺相如列传》)❷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❸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选修P85《六国论》)② 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Example:❶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❷大王来何操?(必修一P22《鸿门宴》)❸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③ 作
高三语文基础知识点复习,标签:高中语文基础知识,http://www.85jc.com
Example:❶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❷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
❸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爱其子,不能御(《柳毅传》)
⑵何
㈠用作疑问代词。
① 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Example:❶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必修四P56《廉颇蔺相如列传》)
❷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❸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选修P85《六国论》)
② 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Example:❶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❷大王来何操?(必修一P22《鸿门宴》)
❸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③ 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Example:❶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必修二P40《琵琶行》)
❷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二)用作疑问副词。
①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Example:❶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❷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 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Example:❶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选修P88《伶官传序》)
(三)作语助词,相当于“啊”。
Example:❶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必修二P20《孔雀东南飞》)
(四)何:通“呵”,喝问。
Example:❶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谁何:呵问他是谁何。意思是检查盘问。)(必修三P51《过秦论》)
【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
Example:❶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季氏将伐颛臾》)
❷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记》)
❸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必修一P22《鸿门宴》)
❹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选修P77《阿房宫赋》)
【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Example:❶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❷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齐桓晋文之事》)
❸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无何】译为“不久”“没多久”。
Example:❶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促织》)
【何乃】译为“怎能”
Example:❶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必修二P20《孔雀东南飞》)
⑶.乎
(一)用作语气助词。
①.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Example:❶几寒乎?欲食乎?(选修P111《项脊轩志》)
❷技盖至此乎?(选修P71《庖丁解牛》)
❸欲安所归乎?(《赤壁之战》)
②.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Example:❶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在国乎?(必修一P22《鸿门宴》)
❷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必修三P54《师说》)
❸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赤壁之战》)
❹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必修二P32《赤壁赋》)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下一页
最新更新
推荐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