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类文本阅读的突破方略
- [10-10 23:18:48] 来源:http://www.85jc.com 综合知识 阅读:8863次
概要: [解读]要求归纳某一片段的思想内容或整篇文章的中心。 [范例]2008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题,阅读题《晚清学人杨守敬》,第19题:根据文章内容,请概括杨守敬取得多方面学术成就的原因。 又如,2010年广东省高考语文试题,《让法律来保护阳光》,第21题:文章标题“让法律来保护阳光”的含义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个方面来论述的? (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解读]作者的观点态度,有的直接表述,有的间接表述;有的集中,有的分散;有的明朗,有的含蓄。要求能够筛选和辨析,并加以分析概括。 [范例]2009年广东省高考语文试题,《黄侃先生二三事》,第21题:作者这样叙写黄侃的写作意图是什么?(6分) 此外,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还涉及其他能力的考查,如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像,而依据教育部语文《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还要考查鉴赏评价、探究等能力。同学们可作适当的拓展和提升。 二、怎么考? 【命题特点】 一、题型、题量和赋分
实用类文本阅读的突破方略,标签:综合知识大全,http://www.85jc.com
[解读]要求归纳某一片段的思想内容或整篇文章的中心。
[范例]2008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题,阅读题《晚清学人杨守敬》,第19题:根据文章内容,请概括杨守敬取得多方面学术成就的原因。
又如,2010年广东省高考语文试题,《让法律来保护阳光》,第21题:文章标题“让法律来保护阳光”的含义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个方面来论述的?
(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解读]作者的观点态度,有的直接表述,有的间接表述;有的集中,有的分散;有的明朗,有的含蓄。要求能够筛选和辨析,并加以分析概括。
[范例]2009年广东省高考语文试题,《黄侃先生二三事》,第21题:作者这样叙写黄侃的写作意图是什么?(6分)
此外,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还涉及其他能力的考查,如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像,而依据教育部语文《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还要考查鉴赏评价、探究等能力。同学们可作适当的拓展和提升。
二、怎么考?
【命题特点】
一、题型、题量和赋分
论述类文本或实用类文本阅读,以主观简答题和表述题为主,3题,18分
二、基本特点
“实用类文本”阅读涉及传记、新闻、访谈、调查报告、科普文章等。不仅江苏,其他省份也已经有比较成熟的考法,试题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选材:名人事迹,通俗晓畅,内涵丰富,可读性强,探究点多。无论是传主还是新闻主体,他们的事迹具有典型性,人格具有感人魅力,成功的背后有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给人以较大的启发性。就所选文本而言,都具有通俗晓畅,内涵丰富,可读性强的特点,极适合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设题:重视多层面、多角度设题,彰显新课程新理念。
(1)题型以主观为主,包括简答题和表述题;设题面广,重视分析综合与探究能力的考查。
(2)多角度设题,体现出考查的层次性。
3、考查最主要的题型有:
(1)分析文体特征及其作用。
(2)筛选文中信息,概括内容重点。
(3)分析句子含意,从不同层面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提出自己的见解。
(4)归因探究。
(5)评价新闻主体(被访者)的主要观点,传主的人生观、价值观。
【命题趋势】
江苏高考命题原则上遵循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试(语文科)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而相对江苏《考试说明》来说,对实用类文本阅读的考查,全国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的能力要求明显高一些。依据全国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预计今后江苏高考本考点将呈现以下命题趋势:
1.对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的考查将成为不容忽视的命题点,尤其是对表现手法的考查,可以考查考生能否识别不同文体采用不同表现手法的作用。
2.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题,将会适当增加难度,不会过于单纯,会区别于论述类文本的信息筛选。突出综合的成分,要求考生经过分析提炼概括后才能得出答案。如2009年江苏卷,命题者根据人物特写《画家黄永厚》一文设计的“根据文章内容,概括形成黄永厚独特画风的主要因素”和“从全文看,黄永厚的‘冰炭同炉’具体体现在哪些地方?”两题,立足点都在概括提炼信息上。
3.分析综合类试题将会结合文本的深沉意蕴、作者的情感取向、人物的思想观点态度等设题。其中对句子含意的分析,将成为设题的重点。
4.评价、探究题将进一步受青睐,评价会要求贴近文本,就文评价,而探究题的点和面将进一步拓宽。
II方法指要
【说明】经过高中阶段的学习和训练,同学们对实用类文本阅读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具备了一定的解题技能,这是阅读能力进一步提升的前提和保证。为此,我们在这里就实用类文本阅读的一些基本知识和解读方法要领,作一梳理,希望通过梳理,来引导同学们作较为系统的知识构建,从而形成知识网络。
1、传记
基本知识
1.概念:传记是遵循真实性原则,用形象化的手法记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及其历史背景的一种叙事性文体。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Tag:综合知识,综合知识大全,语文学习 - 语文知识 - 综合知识
上一篇:谨防语文课堂教师“失语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