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五教程网教学知识语文学习语文知识综合知识谨防语文课堂教师“失语症”» 正文
  1. 谨防语文课堂教师“失语症”

  2. [10-10 23:18:48]   来源:http://www.85jc.com  综合知识   阅读:8839

概要:河南省济源市教研室 刘丽霞 评价一节好课的标准—— 思路明晰单纯,提问精粹实在,品读细腻深入,学生活动充分,课堂积累丰富。 ——余映潮 余老师这30字,是评课的标准,也是教学设计应遵循的理念。由此对照陈老师的《短歌行》教学,优点与缺憾可表述如下:思路明晰(单纯),提问(精粹)实在,品读细腻(深入),学生活动充分,课堂积累(丰富)。而括号内这些缺失可统一概括为教师“失语症”,这里的“语”特指“语文味、话语权”。 一、谨防失去语文味。 语文味是什么?摘引全国中语会年会上史绍典老师的话为证: 1.“语文是情韵悠长、广博优雅、诗意盎然的”。故语文需要在诵读中涵咏体味,在诵读中味其意境,味其情致,“琅琅书声”就是语文课的标识,诗歌尤其如此。本课教学听音频、自由读、一人读集中于前10分钟,齐读集中于后1分钟,教学主体时间着力于分析。其实读有许多层次:译读课文,把握文意;思读课文,理清思路;品读课文,赏析美点;悟读课文,体验反思。可以在教学中运用始终,引导学生诵读、沉吟、

谨防语文课堂教师“失语症”,标签:综合知识大全,http://www.85jc.com
河南省济源市教研室 刘丽霞

评价一节好课的标准——

思路明晰单纯,提问精粹实在,品读细腻深入,学生活动充分,课堂积累丰富。

——余映潮

余老师这30字,是评课的标准,也是教学设计应遵循的理念。由此对照陈老师的《短歌行》教学,优点与缺憾可表述如下:思路明晰(单纯),提问(精粹)实在,品读细腻(深入),学生活动充分,课堂积累(丰富)。而括号内这些缺失可统一概括为教师“失语症”,这里的“语”特指“语文味、话语权”。

一、谨防失去语文味。

语文味是什么?摘引全国中语会年会上史绍典老师的话为证:

1.“语文是情韵悠长、广博优雅、诗意盎然的”。故语文需要在诵读中涵咏体味,在诵读中味其意境,味其情致,“琅琅书声”就是语文课的标识,诗歌尤其如此。本课教学听音频、自由读、一人读集中于前10分钟,齐读集中于后1分钟,教学主体时间着力于分析。其实读有许多层次:译读课文,把握文意;思读课文,理清思路;品读课文,赏析美点;悟读课文,体验反思。可以在教学中运用始终,引导学生诵读、沉吟、玩味,读出解读人物的信息,读出曹操真正的生命状态,进而凝成思考,传达出来。

2.“语文是诗意的、激情的、顾盼的、联想的”“语文是励志、交锋,感悟、体验,畅谈、浅吟,是抑扬顿挫、回肠荡气、余音绕梁”。故语文需要情感和美的震撼。《短歌行》气韵沉雄,质朴简洁,其美自不待言,则教学语言的审美打造就势在必行了。应该在逻辑语言、科学语言的基础上加以提炼升华,让教学语言经浓烈的感情浸透泡彻,变成形象化的韵律和谐而又优美动听的语言,从而使教学中经常出现循循善诱、娓娓动听、声情并茂、回味无穷的美学效应。

导入语应煸情造境,如远镜头徐徐拉近,如绚烂烟火层层绽放。“曹操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一个杰出的诗人”,直白如历史语言,可否先以史诗类大气磅礴的语言由三国引入——“风云变幻,沧海横流,那是一个呼唤巨人而产生了巨人的时代”“三国乱世,那是阳光灼烈的世界。文治武功,大略雄才,纵使英雄辈出,仍无人可以遮蔽他的光芒,他就是……”

诱思语应理趣兼备,激发动情点,叩动思维键。“这里说的是时间短,好中间有不好,美中间有不美,是否每个人都觉得自己人生短,每天都很难过?”浅淡如政治语言,可否将形象思维和情感体验与抽象思维有机结合,使学生在激荡的情感中受到感染、熏陶和激励,使他们在高昂的情绪中产生想象和顿悟,从而产生和谐共振的“增力效应”,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评述语宜精当深刻,激励得体,点拨得法。“你提到当今社会曹操这个用人观,他的确是个了不起的人才,他用人啊……他是唯才是举,这好还是不好?人才应该是德才兼备。”陈述句单调平板,可以饱醮情感热力,采用排比句、感叹句,甚至拓展至中央台《道德的力量》栏目语“大爱无疆,大善无疆,大度无疆,大信无疆,道德力量传递无疆”引导正确的成才观,涵养学生的文明气质,提升学生的人格品位。

提问语宜简洁明快,指向明确。“将……改为……好不好,为什么?”“……用得恰当还是不恰当”,类似口语,较为随意,可多用严谨洗练的书面语表述,更要避免出现“零问题”“伪问题”“浅问题”。

如果教师自觉地铸炼教学语言,语文课堂除了解读文本美,还会充溢着更多的文学美、文化美、人文美,教学流光溢彩,就有了更美的语文味。

二、谨防失去话语权。

教师一言堂容易出现话语霸权,剥夺了学生的话语权。但当学生思维活跃、才情摇曳时,教师必须做好引导、升华、拓展,不能“短路”,不能“断电”,不能失去话语权。这里要特别注意教学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教学要预设,更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思维动向,偏颇的要校正,芜杂的要简化,肤浅的要“挖潜增效”,教师必须具备教学敏感和教学机智。

保证教学思路单纯。比如“朝露”的解读,学生理解为“表明曹操对自己的事业充满希望”是不对的,教师可以敏锐地指出学生对“朝阳”与“朝露”的混淆,也可指出关注语境“去日苦多”,不仅训练学生的思维品质,也可以保证教学思路明晰。再如“枉”字的解读,不必导向至“谁地位高”“是否委屈”,这导致了简单问题复杂化。让学生先解释“枉”字而后阐述句意,符合认知规律,少走弯路,课堂就会变得高效。

[1] [2]  下一页


Tag:综合知识综合知识大全语文学习 - 语文知识 - 综合知识

上一篇:语文多媒体教学的几个误区
《谨防语文课堂教师“失语症”》相关文章
留言板
取消 发布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