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五教程网教学知识语文学习语文知识综合知识转变师生角色观念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正文
  1. 转变师生角色观念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 [10-10 23:18:48]   来源:http://www.85jc.com  综合知识   阅读:8557

概要:王磊 我们习惯于将2001年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正式出台、新课标教材在全国各地实验区使用视为新课程改革的开端。一转眼,新课改已走过了十年。采撷收获十年来我国中小学教育改革尤其是语文教学改革成果,我以为最实在的莫过于课堂观念的嬗变。这可以概括为学生观的转变与教师观的转变两方面。从学生方面,我们的课堂教学经历了从“要我学”到“我要学”再到“我会学”的变化;从教师方面,我们的课堂则经历了由“主宰者”到“传授者”再到“促进者”的转变。两种转变给我们的启示是:教学的目的是学而非教,课堂关注的是学生的求知状态而不是知识本身,课堂教学最有价值的资源不是教师也不是教材,而是学生。教科书不是教师的全部世界,学生才是教师最好的教科书。 一 新课改全面关注学生的自我发展,凸显了基础教育的本质。 中国传统的“学而优则仕”思想、无数家长的棍棒成才教育,西方赫尔巴特们强调发挥教师对教学过程的绝对支配作用,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绕教师转,以教定学。这些将学生严重地置于被动接受地位。“要我学”让摇曳多姿的生活变得乏味

转变师生角色观念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标签:综合知识大全,http://www.85jc.com
王磊

我们习惯于将2001年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正式出台、新课标教材在全国各地实验区使用视为新课程改革的开端。一转眼,新课改已走过了十年。采撷收获十年来我国中小学教育改革尤其是语文教学改革成果,我以为最实在的莫过于课堂观念的嬗变。这可以概括为学生观的转变与教师观的转变两方面。从学生方面,我们的课堂教学经历了从“要我学”到“我要学”再到“我会学”的变化;从教师方面,我们的课堂则经历了由“主宰者”到“传授者”再到“促进者”的转变。两种转变给我们的启示是:教学的目的是学而非教,课堂关注的是学生的求知状态而不是知识本身,课堂教学最有价值的资源不是教师也不是教材,而是学生。教科书不是教师的全部世界,学生才是教师最好的教科书。



新课改全面关注学生的自我发展,凸显了基础教育的本质。

中国传统的“学而优则仕”思想、无数家长的棍棒成才教育,西方赫尔巴特们强调发挥教师对教学过程的绝对支配作用,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绕教师转,以教定学。这些将学生严重地置于被动接受地位。“要我学”让摇曳多姿的生活变得乏味,让乐趣无穷的知识变得单调,让孜孜不倦的探索变得枯燥。作为中国基础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学语文教学进入新时期以来,面对“少”“慢”“差”“费”,传统的师生角色定位遭到质疑:学生既不是一个待灌的瓶,也不是一个硬塞的鸭,而是一个活生生的有情有感有血有肉的人。于是“灌输式”“填鸭式”被抛弃,“以学生为主体”被认可,“一切为了学生”成共识。近年来,伴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教坛新锐们不断向课堂要质量,向课堂要效率,努力实践“多”“快”“好”“省”。在教师、学生、文本三者间,课堂教学将视角更多地转向了学生,转向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挖掘学生潜质,“我要学”的“生本”角色定位唤起了课堂的主角——学生的觉醒。在教改前卫们看来,营造平等、激励、和谐的人文氛围,激发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望,远比“考河”“题海”更能提升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实际上是教师和学生地位、角色的互换,“我要学”凸显了课堂的主体,激发了主体的潜质,触及了潜质的灵魂。更可贵的是,探索者不仅将视角转向学生的主动学,如何“学会”,又更进一步思考如何让学生“会学”,如何加强学法指导,如何培养自学能力,如何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兴趣等在和谐的课堂教学文化中的生成。对于教师来说,课堂的意义和价值不只在于教会学生学多少知识,而重在教会学生学习。45分钟的教学过程就是满足学生好奇心、求知欲的发现之旅,就是教师以自己的智慧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带领学生超越知识、共同展示智慧的探究之旅。基于此,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方式由单一性转入多样性,独学,对学,群学,读中学,玩中学,做中学,听中学,在合作中学习,在游戏中学习,教师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更多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我会学”中增强自信、掌握方法、提升能力。

从“要我学”到“我要学”再到“我会学”,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确立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活跃了,学生的个性彰显了,如此,课堂的有效甚至高效就不难预见。



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教师角色定位得到了重新审视。

漫长的封建社会,“天地君亲师”“师道尊严”的古训让教师成为“主宰者”,师生的关系处于一种严格的等级制度中,学生只是接受知识文化的“容器”。学生唯有对教师言听计从才是“乖学生”,才能博得教师的喜爱。训斥惩戒学生就是严师,严师出高徒,严师就是好老师。据词源学界定,“教学”就是成人用鞭子逼迫孩子效仿学习,以获得各种知识的活动,“棍棒成才”是传统的教学理念。继教师是“主宰者”之后,一句“传道授业解惑”的古语又将教师定位为“传授者”。师生之间是“我教你学”,“我讲你听”,教师是知识的权威、思想的先哲。曾几何时,专家学者们又一再告诫广大教师:你要教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得有一桶水。于是乎,我们的课堂上,教师不厌其烦地讲,学生全神贯注地听;教师认认真真地念,学生仔仔细细地记。教师的任务就是传授知识、灌输书本,只重认知过程,忽略情感体验,忽视学生对知识学习的思维过程,完全消解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此时,教师从事的工作充其量只是教书,根本不是在教育。这正是造成学生厌学、课堂低效的一个重要原因。上世纪九十年代末,“误尽苍生”的惊世质问更让语文教育界的同仁们如坐针毡、反躬自省。在此背景下,受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建构主义教育理论等影响,随着新课改的普及深入,传统的师生关系黯然转身,师生的主从、主客关系渐趋式微,教师从主宰者、传授者、主导者转变为组织者、参与者、促进者,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放弃课堂上语言霸权,扮演一个平等中的首席角色已成大众声音,以教为主逐步转移到以学为主的重心上来。课堂上,师生不再是“我主你客”、“我说你听”的单向传输,而是平等的对话与交流的伙伴。在多元化教育的理论支撑下,课堂互动不再单一,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师本对话、生本对话使课堂教学得以创生。正如联合国《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与明天》所说,“现在教师的职责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是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如果说传统课堂教师过于注重教学的预设性,那么,以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为特征的新课堂就更注重教学过程生成性和学生知识的建构性,主张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兴趣等在和谐的课堂中的生成。教师逐步从知识的传授者向学生知识建构的促进者转变。尊重学生的发现,课堂因生成而变得更加精彩。

[1] [2]  下一页


Tag:综合知识综合知识大全语文学习 - 语文知识 - 综合知识

上一篇:关于教学目标的设定
《转变师生角色观念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相关文章
留言板
取消 发布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