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五教程网教学知识语文学习语文教案设计高一语文教案设计《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说课稿» 正文
  1.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说课稿

  2. [11-18 13:35:20]   来源:http://www.85jc.com  高一语文教案设计   阅读:8254

概要: 下面是由www.85jc.com小编编辑发布的《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说课稿,大家一起来分享下吧。教学目的:1、结合注解,疏通词句,读懂文章大意。2、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理解蔡元培的办学方针和巨大贡献。3、结合本文结构,了解演讲辞中心突出,层次分明的特点。4、领略本文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培养正确的学习观、价值观。教学重点:1、结合注解,疏通词句,读懂文章大意。2、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理解蔡元培的办学方针和巨大贡献。3、结合本文结构,了解演讲词中心突出,层次分明的特点。教学难点:1、结合本文结构,了解演讲词中心突出,层次分明的特点。2、领略本文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培养正确的学习观、价值观。第一节一、导入:北京大学是莘莘学子梦寐以求的高等学府,今天我们随从蔡元培先生走进北京大学,了解这所百年名校的前世今生。二、作者简介:蔡元培(1868—1940)字卿鹤,号孑民,浙江绍兴人,是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教育家,中国近代学术与教育的奠基者。1917-1928年任北京大学校长。任职期间,锐意改革,使北大面貌焕然一新。毛泽东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说课稿,标签:高一语文教学设计,http://www.85jc.com

 

  下面是由www.85jc.com小编编辑发布的《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说课稿,大家一起来分享下吧。

  教学目的:

  1、结合注解,疏通词句,读懂文章大意。

  2、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理解蔡元培的办学方针和巨大贡献。

  3、结合本文结构,了解演讲辞中心突出,层次分明的特点。

  4、领略本文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培养正确的学习观、价值观。

  教学重点:

  1、结合注解,疏通词句,读懂文章大意。

  2、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理解蔡元培的办学方针和巨大贡献。

  3、结合本文结构,了解演讲词中心突出,层次分明的特点。

  教学难点:

  1、结合本文结构,了解演讲词中心突出,层次分明的特点。

  2、领略本文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培养正确的学习观、价值观。

  第一节

  一、导入:

  北京大学是莘莘学子梦寐以求的高等学府,今天我们随从蔡元培先生走进北京大学,了解这所百年名校的前世今生。

  二、作者简介:

  蔡元培(1868—1940)字卿鹤,号孑民,浙江绍兴人,是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教育家,中国近代学术与教育的奠基者。1917-1928年任北京大学校长。任职期间,锐意改革,使北大面貌焕然一新。毛泽东称他为 “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蔡元培首倡学生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并积极推行义务教育和社会教育。积极倡导并实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

  三、演讲背景:

  京师大学堂创办于1898年,是“戊戌变法”的产物。“戊戌变法”失败后,所有新政措施几乎全部被废除,只有京师大学堂得以保留。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1912年5月,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北京大学”。

  因初办时所收学生都是京官或八旗贵族子弟,他们来上学时,有不少人

  还带着听差。这些人上学只是为了升官发财,对研究学问没什么兴趣,而是想方法混资历、找靠山。1917年1月9日,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并主持开学典礼,发表了这篇著名的演说。

  四、演讲辞:

  1、定义:

  为准备演讲而写成的文稿。

  2、演讲辞该怎样写才能在演讲时取得良好的效果?即演讲辞有怎样的特点?

  可说性、可听性:演讲是用口讲的,是讲给听众听的,所以语言要通俗易懂、精彩形象、尽量口语化——这样才能吸引听众。如果语言枯燥无味,听众很快会打呼噜的。

  针对性:演讲要面对很多听众,而听众都是带着目的来的,所以演讲一定要有针对性,讲听众关心的、想听的东西。

  鼓动性:演讲的目的是为了感染听众、鼓动听众,所以写演讲辞的时候要注意怎样才能抓住读者的心,怎样才能使语言具有感染力。

  思想性:为了让听众有所收获,演讲辞必须有内涵,有思想,入耳有益。

  条理性:演讲是一讲而过的,听众没有时间慢慢理清思路,细细推敲字句,所以演讲辞要观点鲜明,思路清晰。

  五、整体感知,把握演讲思路:

  1、分角色朗读课文完成以下问题:

  A、找错:标记同学朗读过程中读错的字。

  B、概括每段中心,理清文章思路。

  小结:

  肄(yì)业 提携(xié) 弭(mǐ)谤

  孜孜(zī )求学 造诣( yì ) 冶(yě)游

  塞(sè)责 贻(yí)误 砥砺(dǐ lì)

  鲜(xiǎn)不为 卓(zhuó)绝 力矫颓(jiǎo tuí)俗

  轻侮(wǔ) 庶(shù)于道德无亏 相勖(xù)

  訾詈(zǐ lì) 店肆(sì ) 能裨(bì)实用

  会晤(wù) 商榷(què)

  刮目相见:比喻另眼看待。

  时阅数载:时间经过几年。阅,经过。

  长足:形容进展迅速。

  长(zhǎng)斯校:当此校校长。

  肄业:这里是就学,学习的意思。

  指摘:批评指责。

  干禄:求取功名利禄。

  终南捷径:比喻达到目的的便捷途径。

  提携:比喻在事业上提拔帮助后辈。

[1] [2] [3] [4]  下一页


Tag:高一语文教案设计高一语文教学设计语文学习 - 语文教案设计 - 高一语文教案设计

上一篇:《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导学案
留言板
取消 发布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