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五教程网教学知识语文学习语文知识扩展高一语文知识历沧桑而弥新──读蔡元培的《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有感» 正文
  1. 历沧桑而弥新──读蔡元培的《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有感

  2. [11-19 16:41:03]   来源:http://www.85jc.com  高一语文知识   阅读:8309

概要:众所周知,蔡元培是一个伟大的民主革命家,教育家和学者,但更多的情况下,他是以一个教育家的身份来面对大众的。我也更倾向于把他看成是一个教育家,尤其是当我读到这篇《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时,我的这种想法就更加坚定了。这篇文章给了我很大的震动,也引发了不少的感触,让我不断地进行反思,反思之后,产生了一些想法,有种不吐不快的感觉。作为一名普通的学生,我是讲不出多少高深的哲理和原理来的,所以我只谈谈我的一些切身感受和想法。 现在已经是2004年年末,距离这篇演说发表之日已逾87年了,这段日子不算短了,但重温这篇演说,我觉得它一点也不过时,它可谓“字字珠玑”,处处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我想它对今天的教育仍有良多的教益,可称得上是历沧桑而弥新。 在这篇演说里,蔡先生“以三事为诸君告”,“一曰抱定宗旨”,“二曰砥砺德行”,“三曰敬爱师友”,并且“兹所计划者二事”:“一曰改良讲

历沧桑而弥新──读蔡元培的《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有感,标签:高一语文知识扩展,http://www.85jc.com
众所周知,蔡元培是一个伟大的民主革命家,教育家和学者,但更多的情况下,他是以一个教育家的身份来面对大众的。我也更倾向于把他看成是一个教育家,尤其是当我读到这篇《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时,我的这种想法就更加坚定了。这篇文章给了我很大的震动,也引发了不少的感触,让我不断地进行反思,反思之后,产生了一些想法,有种不吐不快的感觉。作为一名普通的学生,我是讲不出多少高深的哲理和原理来的,所以我只谈谈我的一些切身感受和想法。
  
  现在已经是2004年年末,距离这篇演说发表之日已逾87年了,这段日子不算短了,但重温这篇演说,我觉得它一点也不过时,它可谓“字字珠玑”,处处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我想它对今天的教育仍有良多的教益,可称得上是历沧桑而弥新。
  
  在这篇演说里,蔡先生“以三事为诸君告”,“一曰抱定宗旨”,“二曰砥砺德行”,“三曰敬爱师友”,并且“兹所计划者二事”:“一曰改良讲义”,“二曰添购书籍”。这五点要求,可谓五枝利箭射向现实教育的软肋。
  
  首先,要“抱定宗旨”。蔡先生分析了大学与专门学校的区别,他认为“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而不是为了养成资格,更不是为了做官发财。要达做官发财的目的,可入专门学校,如法律学堂等。而现在大家考入大学为的就是功名利禄,学问值几个钱?看到这,我不由想起近几年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政法大学,理工大学,工业大学,邮电大学,农业大学等等,最典型的是最近北京广播学院改名为“中国传媒大学”,这些学校既不具备学科的普泛性,目的也不是为了“研究高深学问”,为什么叫“大学”?叫“学院”不是挺好吗?也许有人会说这是为了面子上好看,名称好听些,可人家“麻省理工学院”闻名世界,学术成就卓越,可没有为了面子上好看而改名称为“麻省理工大学”,人家的光辉形象也没有任何的损失。说到这,是蔡先生错了吗?还是当今的教育官员错了呢?倒让我拿不准了。
  
  “平时则放荡冶游,考试时则熟读讲义,不问学问之有无,惟争分数之多寡”。我进入大学已经两年半了,所见所闻,甚觉失望,原因就是不少同学像上面所讲的。平时东游西逛,今日网吧泡一晚,明日舞厅玩一天,后天郊游,课呢?能逃就逃;书呢,能不看就不看;最热心的是球赛,最关心的明星的绯闻。不说本专业外博览群书,就是本专业内的不少必读书也是闻所未闻,摸也未摸。要说学问,确实是没有多少。到考试时,那可不得了了,天天追在老师屁股后面套题,复印大量笔记,起早贪黑开始忙。有些老师也比较慈悲,会给你划比较小的范围,你只需在考试前几天背一下,就可以轻松过关,分数甚至是比整天孜孜不倦攻读的学生还要高,让人不平。另外,各种额外的加分也让一部分同学费尽心思。
  
  “试验既终,书籍束之高阁,毫不过问,敷衍三四年,潦草塞责,文凭到手,既可借此活动于社会。”我常常想,时光已经过去87年了,今日某些学生之所为怎么跟蔡先生的描述是如出一辙呢?怎么就没有一点儿进步,反而愈演愈烈呢?有多少学生整日昏昏然于校园,关键时刻走后门,借以混一文凭,以求将来找份好工作,好挣大钱。“研究高深学问”之宗旨早已经被抛入爪哇国了。还有今日考研室火爆异常,而在这浩浩荡荡的考验大军里,又有几人是为研究学问呢?大多不过混一文凭而已。
  
  而孜孜求学者,翻看其中书,大部分却是英语书,此为何故?准备过四六级,考托福,考GRE。有调查说,现在大学生课余时间用在英语上的时间占60%,而专业课只占40%。这倒让我想起了蔡先生在第一次教务会议上就该英语为汉语来做为会议用语了。今日对于英语的学习是否过热了呢?假如现在鲁迅,陈景润处在现在的话,他们也必定为学英语而大伤脑筋,为过四,六级而费尽心思,哪还有时间去研究学术呢?中国也许会少一位伟大的文学家和一位优秀的数学家,而多了两位平庸的人。
  
  “置身政界,则必贻误国家。”谁说不可呢?当今社会“著名”腐败分子哪一个著名学府毕业的,又哪一个不是当年叱咤风云的学生干部呢?现在大学里的学生会,各社团已成了准官僚的培训基地,腐败的预演场。经过校园里的“厮杀”,他们已是熟谙“官场”一道,走上政界能不如鱼得水,飞黄腾达吗?蔡元培先生的这句话可谓是一针见血。

[1] [2]  下一页


Tag:高一语文知识高一语文知识扩展语文学习 - 语文知识扩展 - 高一语文知识

上一篇:落花人独立,孤单蔡元培
留言板
取消 发布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