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五教程网教学知识语文学习语文教案设计初一语文教案设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优秀教案» 正文
  1.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优秀教案

  2. [11-20 13:40:48]   来源:http://www.85jc.com  初一语文教案设计   阅读:8128

概要: 今天www.85jc.com小编为大家带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优秀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教学目标:1、了解作家作品;领悟课文写景的精妙,提高描写的能力;理解并学习课文按空间顺序记叙事件;把握文章的主旨。2、通过合作与交流,探讨写景的妙处;反复朗读课文,理清层次;结合自身实际,用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多角度深思课文的主题。3、描写景物的方法:首先要抓住景物的特征,即找出所要描绘的景物独特而又细微的地方,并用准确的语言把它传神地描述出来。景物描写的作用:对景物进行生动细致地描写,实际上多是为了寄托与抒发作者的感情。4、记叙的顺序:学习一篇记叙文,要把握记叙的顺序,记叙的顺序分为:顺叙、倒叙和插叙。顺叙,按照事情发生、发展和结局的时间顺序来写,可使文章脉络清楚,条理分明,有头有尾。倒叙是把后发生的事情写在前面,把先发生的事情写在后面。这样的顺序可以加强表现力,突出记叙的重点。插叙是在记叙过程中,插入另一些有关情节,然后再接叙原来的事情,对主要情节起到补充衬托的作用。5、对比:是将两个事物放在一起作比较,从而突出优劣正误。6、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优秀教案,标签:初一语文教学设计,http://www.85jc.com

 

  今天www.85jc.com小编为大家带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优秀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目标:

  1、了解作家作品;领悟课文写景的精妙,提高描写的能力;理解并学习课文按空间顺序记叙事件;把握文章的主旨。

  2、通过合作与交流,探讨写景的妙处;反复朗读课文,理清层次;结合自身实际,用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多角度深思课文的主题。

  3、描写景物的方法:首先要抓住景物的特征,即找出所要描绘的景物独特而又细微的地方,并用准确的语言把它传神地描述出来。

  景物描写的作用:对景物进行生动细致地描写,实际上多是为了寄托与抒发作者的感情。

  4、记叙的顺序:学习一篇记叙文,要把握记叙的顺序,记叙的顺序分为:顺叙、倒叙和插叙。顺叙,按照事情发生、发展和结局的时间顺序来写,可使文章脉络清楚,条理分明,有头有尾。倒叙是把后发生的事情写在前面,把先发生的事情写在后面。这样的顺序可以加强表现力,突出记叙的重点。插叙是在记叙过程中,插入另一些有关情节,然后再接叙原来的事情,对主要情节起到补充衬托的作用。

  5、对比:是将两个事物放在一起作比较,从而突出优劣正误。

  6、认识鲁迅从小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启发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教学重点:

  1、领悟本文的写景的笔法,了解写景的基本原则和常用手法;

  2、通过复述课文,学习本文选材、组材的技巧。

  教学难点:

  描写三味书屋的部分难在两点:

  1.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困难;

  2.有些难解的词语。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了解作家作品;积累生字生词;整体感知课文。

  教与学互动步骤:

  一、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童年》,在播放歌曲时,老师在一旁解说:童年是一首古老的歌谣,每个人都有难忘的童年,童年的小伙伴、童年的小秘密、童年的故事是我们记忆中的珍宝。我们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先生在1926年9月18日,,回忆起自己童年时期的往事,写下了一篇优美散文,字里行间蕴含着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今天就让我们伴随这首优美的乐章走进鲁迅先生的童年!看一看鲁迅先生的童年和我们的童年有哪些不同?

  【板题】: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鲁迅

  二、了解作者及作品: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作品有小说集《彷徨》、《呐喊》,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等专集。他的小说《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朝”指早晨,这里指童年;“夕”指晚上,这里指老年。原来的意思是早晨开的花到晚上凋谢了去拾,这里指老年回忆童年的事。这部集子里的大部分文章都是作者对自己童年、少年时代生活的回忆。可以说《朝花夕拾》是作者童年时代的一曲恋歌。这组散文是在鲁迅生活中辗转流徙,心情最苦闷的时候,为了“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借旧时的美好事物,来排遣目前的苦闷,寻一点“闲静”,寄一些安慰而写的,可以说《朝花夕拾》是作者少年时代的一曲恋歌。《朝花夕拾》包括:《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十篇散文和《〈朝花夕拾〉小引》《后记》,其中前文篇是鲁迅在北京期间写的,后五篇是在厦大期间写的。《朝花夕拾》中的散文,形式多样,笔法灵活,抒情之中见讽刺,叙述之中显深意,严肃的内蕴常以幽默诙谐的语言出之,构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三、自读感知。

  1、散文属于记叙文体,是与小说、诗歌、戏剧并称的文学体裁。散文的重要特征是“形散神不散”。

  2、解题:何谓“三味”?

  • 宋代李淑《邯郸书目》有“书三味”的说法:“诗书,味之太羹(gēng),读史为折俎(zǔ),读子为醯(xī)醢(hǎi)。”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Tag:初一语文教案设计初一语文教学设计语文学习 - 语文教案设计 - 初一语文教案设计

上一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精品教案
留言板
取消 发布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