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五教程网教学知识语文学习语文知识扩展高二语文知识浅析《琵琶行》» 正文
  1. 浅析《琵琶行》

  2. [10-10 23:13:42]   来源:http://www.85jc.com  高二语文知识   阅读:8266

概要:【摘要】 琵琶行作于元和十一年,即白居易被贬江州的第二年,它借一琵琶女之事感今伤昔,联系自己中道左迁,天涯沦落的遭际而写成.琵琶行作为一首杰出的叙事诗,抒情浓郁,字里行间平易晓畅,人物形象鲜明而典型,即使在音乐描绘上,也凸显着别具匠心且高超的技艺,取得了杰出的艺术成就. 【关键词】 浅析叙事诗语言人物形象音乐 《琵琶行》共“六百一十六言”,全文句句如一,铿锵流畅,在明快优美的语言中将蕴含其中的飘零幽怨的情怀尽情挥洒出来。与白居易以往那种“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的自然平易的写诗风格相比,他的《琵琶行》恰如一位不着脂粉的青春少女,在天然真切之中别有一股来自生命和灵魂的甘醇。白居易处于中唐时期

浅析《琵琶行》,标签:高二语文知识扩展,http://www.85jc.com
【摘要】

  琵琶行作于元和十一年,即白居易被贬江州的第二年,它借一琵琶女之事感今伤昔,联系自己中道左迁,天涯沦落的遭际而写成.琵琶行作为一首杰出的叙事诗,抒情浓郁,字里行间平易晓畅,人物形象鲜明而典型,即使在音乐描绘上,也凸显着别具匠心且高超的技艺,取得了杰出的艺术成就.


【关键词】

  浅析 叙事诗 语言 人物形象 音乐


  《琵琶行》共“六百一十六言”,全文句句如一,铿锵流畅,在明快优美的语言中将蕴含其中的飘零幽怨的情怀尽情挥洒出来。与白居易以往那种“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的自然平易的写诗风格相比,他的《琵琶行》恰如一位不着脂粉的青春少女,在天然真切之中别有一股来自生命和灵魂的甘醇。白居易处于中唐时期,世风日下的局面给诗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曲折,亲身的经历促使他们面对现实。他们的诗也不再如初唐“秋水共长天一色”是开阔流丽,盛唐时“长江之水天上来”的大家气象,而成了融入自身感情的对世事的揭露与批判,如白居易的《卖炭翁》等一类言辞激烈而鲜明的政治讽喻诗,正是中唐诗风的一种具体表现。但与《卖炭翁》等不同的是《琵琶行》卸下了那份咄咄逼人的直指现实的刀枪,只剩下一曲发自内心的幽怨。“凄凄不似向前声”,在那份无奈与凄楚的愤然中令人不禁深思,达到了与《卖炭翁》等同样的批判效果,也达到了更高的艺术水平。

  《琵琶行》全诗共分四段,从“浔阳江头夜送客”到“犹抱琵琶半遮面”共十四句,为第一段,写琵琶女的出场。这是一个枫叶红、荻花黄、瑟瑟秋风下的夜晚;浔阳江头,朋友送别。离别叫人不快,酒宴前也没有歌女侍应,显得寂寞难耐。“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给人一种空旷、寂寥、怅惘的感觉,和主人与客人的失意、伤别融合一体,构成强烈的压抑感,为突然出现转机作了准备。“忽闻水上琵琶声”,声音从水面上飘过来,一下子就吸引了主人和客人的注意“主人忘归客不发”,他们一定要探寻探寻这种美妙声音的究竟。接下来非常细致的描写了琵琶女的出场。“寻声暗问”,接着“琵琶声停”,“欲语迟”,都与“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相一致,影印出这位演奏者的心灰意懒,和惭愧自己身世的沉沦,她已经不愿意再抛头露面了。琵琶女出场的整个过程历历动人,未见其人先闻其琵琶声,未闻其语先已微露其内心之隐痛,为后面的故事发展造成许多悬念。

  从“转轴拨弦三两声”到“唯见江心秋月白”共二十二句为第二段,写琵琶女的高超演技。弹指间“未成曲调先有情”──-诉不尽对世事人情是悲愤与幽怨。一弦一丝都幽咽不止,一声一息都暗恨绵绵。虽是“低眉信手”弹来,却嘈嘈切切,高低相倾,珠玉击脆,莺啭泉咚,虽弹的是《霓》《六》等宫廷流行艳舞曲,却少见那份悱恻欢娱,流转顾盼。快速的,缓慢的,细弱无声的,千变万化间疾风暴雨突然而起,直到最后一划,戛然而止,在这里用了一系列的生动比喻,使抽象的音乐形象一下子变成了视觉形象。落玉盘的大珠小珠,流啭花间的间关莺语,水流冰下的丝丝细细,细到没有了的“此时无声胜有声”,旋然间的银瓶乍裂、铁骑金戈,时而悲凄、时而舒缓、时而心旷神怡、时而又惊魂动魄。使得“东舟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演奏已经结束,而听者沉浸在音乐的境界里,鸦雀无声,只有水中倒映一轮明月。

  从“沉吟放拨插弦中”到“梦啼妆泪红阑干”共二十四句为第三段,写琵琶女自述的身世,她曾走红运,盛极一时;她技艺高超,为人所妒;她放纵奢华,不懂吝惜;然而年复一年,好时光像水一样地流走。她开始年长色衰,飘零沦落。无可奈何只好嫁给了一个商人,然而商人关心的是赚钱,抛下她“守空船”。今夕的孤独冷落,往昔的锦绣年华,对比之下,怎不让人伤痛欲绝!“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泪水融和脂粉流淌满面。

  琵琶女的一曲哀怨,一番心酸不禁触动了诗人的心弦,使其发出了深长的叹息。自我的遭贬与琵琶女的被弃,同样的命运捉弄使诗人产生了情感的共鸣:“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二语感情浓厚,落千古失落者之泪,也为千古失落者触发了一见倾心之机。同病相怜,同声相应,忍不住说出了自己的遭遇:“我从去年辞帝京”的孤独落寞;“往往取酒还独倾”的伤怀怨愤;“天涯沦落”的悲哀苦闷,断肠裂腑的伤痛。使得他“谪居卧病”,依然难谴那份悲恻。他以一个平等真诚的朋友、一个患难知音的身份站在了“天涯沦落人”的舞台上,由衷地恳请琵琶女再弹一曲,并誓说“为君翻作琵琶行”。“我”的诉说,拨动了琵琶女的心弦,她又一次弹起琵琶,声音更加凄苦感人,诗人不禁湿透青衫。

[1] [2] [3] [4]  下一页


Tag:高二语文知识高二语文知识扩展语文学习 - 语文知识扩展 - 高二语文知识

上一篇:知音、知人、知己──解读《琵琶行》
《浅析《琵琶行》》相关文章
留言板
取消 发布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