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五教程网教学知识语文学习语文知识扩展高二语文知识一幅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画──《祝福》的风俗描写及其作用» 正文
  1. 一幅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画──《祝福》的风俗描写及其作用

  2. [10-10 23:13:42]   来源:http://www.85jc.com  高二语文知识   阅读:8733

概要: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县第一中学李映武 一、关于“祝福”的描写 作为一种习俗,过大年的一项重要活动就是“祝福”。“祝福”的仪式通常在农历十二月二十四以后的五六天内举行,用“牲醴和香烟” 祭祀“天神”和“祖宗”, 以祈求来年的幸福。鲁迅先生在小说《祝福》中巧妙地把祥林嫂悲剧命运的几次重大变化,都集中在鲁镇“祝福”的特定环境里,

一幅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画──《祝福》的风俗描写及其作用,标签:高二语文知识扩展,http://www.85jc.com
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县第一中学 李映武     一、关于“祝福”的描写

  作为一种习俗,过大年的一项重要活动就是“祝福”。“祝福”的仪式通常在农历十二月二十四以后的五六天内举行,用“牲醴和香烟” 祭祀“天神”和“祖宗”, 以祈求来年的幸福。鲁迅先生在小说《祝福》中巧妙地把祥林嫂悲剧命运的几次重大变化,都集中在鲁镇“祝福”的特定环境里, 三次有关“ 祝福”的描写, 不但表现了祥林嫂悲剧人生的典型环境, 而且也留下了祥林嫂悲惨命运的烙印。

  第一次是描写镇上各家准备“祝福”的情景。这些描写显示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农村的社会状况: 人们的风俗习惯依旧, 思想意识依旧, 也即封建迷信思想对农村的统治依旧。这样, 通过环境描写, 就揭示出了祥林嫂悲剧命运的社会根源, 预示了祥林嫂悲剧命运的必然性。

  第二次是对鲁四老爷家“祝福”活动的描写。“祝福”本身就是旧社会最富有特色的封建迷信活动, 在鲁四老爷不准“ 败坏风俗” 的祥林嫂沾手祭祀的告诫下, 祥林嫂失去了参与“祝福”的权力。她为了争得这点权力, 不惜捐门槛来“赎罪”, 但得到的仍是“你放着罢, 祥林嫂! ”这样一声断喝。这一声断喝轰毁了她生前免于侮辱、死后免于痛苦的希望。

  第三次是结尾对“祝福”景象的描写。这一部分对“祝福”的描写, 既照应小说的开头, 使首尾呼应, 又让寂然死去的祥林嫂与在“祝福”爆竹声中祈求来年幸福的“鲁四老爷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二、关于“白头绳”的描写

  按照我国民间风俗, 妇女头上扎红头绳, 是喜庆的象征; 而扎“白头绳”, 则是死了当家人的标志。小说中前后两次写到祥林嫂“头上扎着白头绳”。在中国封建社会,要求女子即使丈夫死了也必须“从一而终”,“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否则, 将成为“罪人”。

  祥林嫂因为嫁了两次(尽管第二次是被迫的),违背了“从一而终”的封建教条,落了一件大罪名, 所以处处遭人歧视。她第一次来到鲁四老爷家, 鲁四老爷看到她“头上扎着白头绳”, 就“皱了皱眉”, 心里“讨厌她是一个寡妇”, 认为不吉利。因为四婶看见她“很像一个安分耐劳的人”,才把她留下来。当第二次失去丈夫又死了儿子的祥林嫂再到鲁家帮工时, 四婶本有些不满, 四叔也“照例皱过眉”, 可鉴于雇用女工之难, 才又将她留下。只是四叔“暗暗地告诫四婶”,这种人“败坏风俗”,是不洁之物。从鲁四老爷对祥林嫂的态度,明显反映出封建社会对寡妇的歧视。小说通过“白头绳”这一风俗习惯的描写, 既表现了祥林嫂的不幸遭遇,又揭示了封建礼教极端虚伪、残忍的本质。
 

三、关于“坐花轿”“拜天地”的描写

  汉族婚嫁要合八字、择吉日、坐花轿、拜天地等,十分讲究。《祝福》中也有祥林嫂坐花轿、拜天地的场面描写。可祥林嫂不是由新郎用花轿接走的,而是被跟踪而来的婆家人抢走后,“ 用绳子一捆, 塞在花轿里”, 以八十千大钱的价格卖给深山里的农民贺老六做老婆。这种绑架式的买卖婚姻, 以暴力强逼再嫁的行径, 充分体现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祥林嫂“一路只是嚎,骂”,被“抬到男家”,“拉出轿来,两个男人和她的小叔子使劲的擒住她也还拜不成天地”。祥林嫂倔强、不屈从的性格和反抗意识,通过拜天地时“出格”的“闹”,表现得淋漓尽致。

[1] [2]  下一页


Tag:高二语文知识高二语文知识扩展语文学习 - 语文知识扩展 - 高二语文知识

上一篇:信息之美──《祝福》文本价值论
留言板
取消 发布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