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五教程网教学知识语文学习语文知识扩展初二语文知识苏州园林与生存智慧» 正文
  1. 苏州园林与生存智慧

  2. [10-10 23:14:16]   来源:http://www.85jc.com  初二语文知识   阅读:8931

概要: 其次是静养功夫,园林中鸟啼花落,皆与神通。动观流水静观山,人们在园林中,享受的是清幽和宁静,所以要“静观自得”(拙政园)、“深入清净里,妙断往来趣”,要“静中观”。中国园林养生偏重于“静”,这与中国古代养生保健精神合拍。中国古代养生以道家和中医的理论为基础,讲究五行论,重视饮食疗法和营养学、按摩法等,主张动中有静,静中有动,适可而止。《吕氏春秋·尽数》:“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形气亦然。形不动则静不流,静不流则气郁。”汉代名医华佗曰:“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⑾老子从哲学角度论定养生治身的基本原则是“静”,庄子认为唯一正确的养生之道是“从静养神”,因而提出了“心斋”、“坐忘”等静功功法。 魏晋玄学家“浑万象以冥观,兀同体于自然”,宋理学家追求“胸次悠然,直与天地万物上下同流”⑿的气象。苏州沧浪亭的“见心书屋”,取“数点梅花天地心”之意,网师园“月到风来亭”,取邵雍“月到天心处,

苏州园林与生存智慧,标签:初二语文知识扩展,http://www.85jc.com

  其次是静养功夫,园林中鸟啼花落,皆与神通。动观流水静观山,人们在园林中,享受的是清幽和宁静,所以要“静观自得”(拙政园)、“深入清净里,妙断往来趣”,要“静中观”。中国园林养生偏重于“静”,这与中国古代养生保健精神合拍。中国古代养生以道家和中医的理论为基础,讲究五行论,重视饮食疗法和营养学、按摩法等,主张动中有静,静中有动,适可而止。《吕氏春秋·尽数》:“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形气亦然。形不动则静不流,静不流则气郁。”汉代名医华佗曰:“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⑾老子从哲学角度论定养生治身的基本原则是“静”,庄子认为唯一正确的养生之道是“从静养神”,因而提出了“心斋”、“坐忘”等静功功法。

  魏晋玄学家“浑万象以冥观,兀同体于自然”,宋理学家追求“胸次悠然,直与天地万物上下同流”⑿的气象。苏州沧浪亭的“见心书屋”,取“数点梅花天地心”之意,网师园“月到风来亭”,取邵雍“月到天心处,风来水面时”诗意,留园“活泼泼地”,既有玄学、理学、禅宗美学观的具体体现,宋词人张炎《祝英台近·为自得殷迈〈自励〉》诗“窗外鸢鱼活泼,床头经典交加”之意,也含活泼泼平常自在的悟禅境界,斋《赋》曰:“水流空,心不竞,门掩柳阴早。听雨看云,依旧静中好。但教春气融融,一般意思,小窗外,不除芳草。”达到冯友兰在《学术精华录》中所说的道家的最高“得道”境界,即所谓同天的境界。

  苏州园林色彩淡雅,避免了强刺激的大红色和金黄色,园林中植物以长绿者多于落叶者,绿色平静安定,没有相当于诸如欢乐、悲哀或热情的感染力,有利于创造恬静幽雅的生活环境。

  诗化,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使心灵获得艺术的滋养。

  苏州园林建筑和陈设,精致古雅。有“江南第一厅堂”之称的留园楠木厅,正中四扇红木银杏屏门,南刻晋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全文,北面刻唐孙过庭的《书谱》180字。纱东南角红木落地圆心字画插屏的正面,写有唐刘禹锡《陋室铭》全文。至于建筑物上悬挂、镌刻的匾额楹联和砖刻、摩崖、书条石等,成为园中不可或缺的典雅装饰品,使园林充满了氤氲的文气。退思园九曲回廊则用李白的诗句“清风明月不须一钱买”直接镶嵌在九个漏窗中,将园景“诗化”。古典名著雕刻图案也为园林增添了文学色彩,如拙政园“秫香馆”裙板上的《西厢记》雕刻,同里耕乐堂的《红楼梦》雕刻等。文化名人风雅韵事雕刻,则增加了逸趣,如留园“活泼泼地”室内堂板、裙板上刻有林和靖《放鹤图》、苏轼《种竹图》、周敦颐《爱莲图》、倪云林《洗桐图》等。狮子林有“古琴、棋盘、函装线书、画卷”四个漏窗,称为“四雅”、“四艺”,它是千年来传统文化生活的组成部分,是历代文人雅士必备之物,象征着生活安逸,并且有高度的知识和修养。

  苏州是诗文书画渊薮之区,人文荟萃之乡,苏州园林的字画陈设,包括匾额、楹联、挂屏、字画、书条石等装饰构成因子和家具、陈设等,集自然美、工艺美、书法美和文学美于一身,集中了中国古代士大夫精雅文化的艺术体系。

  苏州家具以制作精雅著称。园林中陈设的主要有明清两种式样。大多用乌木、紫檀木、楠木、花梨木等名贵木料做成,质地坚硬,木纹美观。苏州是我国明式家具的主要发源地。明式家具造型简练,外型质朴舒畅,线条雄劲流利,结构比例和谐,色彩沉着古朴,触感滑润舒适,气韵雅重。苏式家具的制作始终沿袭明式的风格、特征。清代康、雍、乾三代,正值盛世,追求富丽华贵、繁缛雕琢,家具精雕细刻,造型厚重,镶嵌大理石、宝石、珐琅和螺钿等,反映出清代追求奢侈华贵的审美倾向。

  苏州园林中轩窗边、几案上、墙壁上,所置都为古雅之“韵物”,即除了日用品之外的具有极高文化品位的器具陈设,诸如古书画、古瓶、古化石、雅石、雅供、雅藏、雅趣等,或罗列布置在室内博古架上,或陈列在厅堂馆所、镌刻在墙壁上,既可随时得以摩玩舒卷,也营造优雅的艺术氛围。网师园的古化石、诸葛鼓,留园的古鳕鱼化石、大理石插屏等。除厅堂的礼式陈设外,山水园内的斋馆更追求雅,如园林书斋小馆的陈设,简洁而明净。便于文友相互切磋、啜茗弈棋、看书弹琴,因而书架、八仙桌、太师椅、棋桌、古琴等必具,还有体现“汉柏秦松骨气、商彝夏鼎精神”的“韵物”,如大理石挂屏或插屏等。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Tag:初二语文知识初二语文知识扩展语文学习 - 语文知识扩展 - 初二语文知识

上一篇:《红楼梦》中写大观园假山的文字
留言板
取消 发布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