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五教程网教学知识语文学习语文知识扩展初二语文知识苏州园林与生存智慧» 正文
  1. 苏州园林与生存智慧

  2. [10-10 23:14:16]   来源:http://www.85jc.com  初二语文知识   阅读:8931

概要: 中国神话中也称海中三神山为“三壶”:南朝梁萧绮《拾遗记》载:“海上有三山,其形如壶,方丈曰方壶,蓬莱曰蓬壶,瀛洲曰瀛壶。”可见蓬莱仙境也都属于“壶中天地”。壶即“葫芦”,本来就具有剖判型创世神话的意象,故被认为是女性的象征,或干脆视为能孕育生命的子宫。葫芦剖判神话和母性象征都有新生、母爱等涵义,遂演化为宝瓶,成为观音盛圣水的器皿,也成为八仙之一的李铁拐普救众生的宝葫芦。道教中的“壶”,不仅盛满仙药,而且还是方外世界的意象。《后汉书》载:“费长房者,汝南人也,为市椽,有老翁卖药悬壶于肆头,及市罢,常跳入壶中,市人莫视。惟长房于楼上睹之,异焉。因往再拜,乃与俱入壶中。唯见玉堂严丽,旨酒甘肴,盈衍其中,共饮毕乃出。乃就楼口候长房曰:“我神仙之人,以过见责,今乃毕,当去。”“壶天”这种仙境模式,实际上是封闭式的小天地,里面应有尽有。陶渊明的桃花源就属于这种类型。 陶渊明诗文浪漫主义的想象方式,受

苏州园林与生存智慧,标签:初二语文知识扩展,http://www.85jc.com

  中国神话中也称海中三神山为“三壶”:南朝梁萧绮《拾遗记》载:“海上有三山,其形如壶,方丈曰方壶,蓬莱曰蓬壶,瀛洲曰瀛壶。”可见蓬莱仙境也都属于“壶中天地”。壶即“葫芦”,本来就具有剖判型创世神话的意象,故被认为是女性的象征,或干脆视为能孕育生命的子宫。葫芦剖判神话和母性象征都有新生、母爱等涵义,遂演化为宝瓶,成为观音盛圣水的器皿,也成为八仙之一的李铁拐普救众生的宝葫芦。道教中的“壶”,不仅盛满仙药,而且还是方外世界的意象。《后汉书》载:“费长房者,汝南人也,为市椽,有老翁卖药悬壶于肆头,及市罢,常跳入壶中,市人莫视。惟长房于楼上睹之,异焉。因往再拜,乃与俱入壶中。唯见玉堂严丽,旨酒甘肴,盈衍其中,共饮毕乃出。乃就楼口候长房曰:“我神仙之人,以过见责,今乃毕,当去。”“壶天”这种仙境模式,实际上是封闭式的小天地,里面应有尽有。陶渊明的桃花源就属于这种类型。

  陶渊明诗文浪漫主义的想象方式,受庄子“得意忘言”、“言为意筌”的文艺思想和佛教崇尚“象外之趣”的文艺思想的影响,注重运用寄言出意的象征方法,含蓄地表达超现实的思想与感情。他用“人境”来象征“仙境”,寄奇幻如实境的《桃花源记》就成为园林造景的蓝本。武陵人于“山穷水尽疑无路”时遂“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借“光”之导引遂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就如从“壶”之瓶颈到“壶肚”的过程。而最后的“遂迷不复得路”,暗示着它的“非人间”。原拙政园旧园门,设在住宅界墙间长长的窄巷的一端,游人在狐疑中北行,良久,始见拙政园腰门,门前一座峻奇刚挺的黄石假山纵横拱立,走近假山,见山有小口,幽邃可入。进入石洞曲折摸索前行,须臾,即见洞口有光,循光而行,即出石洞,始见小池石桥,主厅远香堂回抱于山池之间,走近远香堂,明窗四面,眼前豁然开朗,茂林碧池,亭榭台阁,环列于前,恰似武陵渔人初见桃花源的情景。

  苏州有“壶园”,壶者,壶中之天地也。醋库巷的“园”,“”即“茧”,蚕及某些昆虫在成蛹期前吐丝所作的壳称茧,这是昆虫为自己所筑的安全处所。“茧”者,小也,但具亭台馆榭之美,郊墅林泉之趣,居之裕如,高高的围墙四面围合,又有安全性和私秘性。实际上,这正是中国宅园式园林的基本特点,即一种壶天模式。在苏州园林的仙境灵域和壶中天地中,或建筑皆面水而筑,或围山面水,或为空廊的四面围合,都体现了人与自然的一种和谐结合。

  “危楼跨水,高阁依云”,“围墙隐约于萝间,架屋蜿蜒于木末”,山楼凭远,窗户虚邻,栽梅绕屋,结茅竹里⑼(P5)。建筑或面山,绿映朱栏,丹流翠壑;或临水,飞沼拂几,曲池穿牖,水周堂下。“它希求人间的环境与自然界更进一步的联系,它追求人为的场所自然化,尽可能与自然合为一体。它通过各种巧妙的‘借景’、‘虚实’的种种方式、技巧,使建筑群与自然山水的美沟通汇合起来,而形成一个更为自由也更为开阔的有机整体的美。连远方的山水也似乎被收进这人为的布局中,山光、云树、帆影、江波都可以收入建筑之中,更不用说其中真实的小桥、流水、‘稻香村’了。”⑽(P66)园林中丰富的建筑类型都体现了向大自然敞开的特点,如厅,有大厅、四面厅、鸳鸯厅、荷花厅、花篮厅、花厅等,它们都与周围环境相融合。园中的四面厅,往往四面有廊,四周设有落地长窗,山水景观扑进厅内,窗框都成了一个个取景框;鸳鸯厅形式的厅堂夏天观荷,冬天赏山茶。建筑或居高眺远,撷远山浮翠,览园内秀色;或飞阁流丹,水周于堂下;或前后翠竹摇曳,老树傍屋,浸润在自然美色之中。

  造型轻灵活泼的亭,更是随形高低、因地制宜。扇亭设于山弯,小亭高居山顶,架于水上,或居湖心,各抱地势,钩心斗角。廊宜曲宜长,随形而弯,依势而曲。或蟠山腰,或穷水际,通花渡壑,蜿蜒无尽。有沿墙走廊、爬山游廊、空廊、水廊、回廊、楼廊、复廊等,各呈特色。漏窗在园林中的功能是漏光、透气、聚景、框画。漏的是阳光、月光、灯光,诡谲变幻,晨昏不一,昼夜分明,四时异调,那普照大地、四处弥漫的光线,经由漏窗进入庭园,就成了受控之光、人为之光、艺术之光、可观之光,明光本无价,入窗无限景。漏窗“聚景”,人们可以通过遮挡物的透空之处,隐隐约约地看见探窗的红杏、临风的荷蕖,嗅知桂花的浓烈、梅花的幽香,闻听翠竹的飒飒、黄鹂的鸣咽。漏窗使景致相互渗透,使不同的景区气息交流,浑然一体。窗框中空如,配上佳景,成为天然图画,如网师园“竹外一枝轩”的南面廊墙上有一长方形窗框,南望,窗框中是一幅层次分明、山高水阔的立体山水画;北看,窗框里镶一帧师法郑板桥的翠竹图。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Tag:初二语文知识初二语文知识扩展语文学习 - 语文知识扩展 - 初二语文知识

上一篇:《红楼梦》中写大观园假山的文字
留言板
取消 发布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