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与生存智慧
- [10-10 23:14:16] 来源:http://www.85jc.com 初二语文知识 阅读:8931次
概要: 人类基于生理的、心理的结构和机能,需要新鲜而洁净的空气、良好而适宜的气候、安静而美好的环境。而园林中的绿色植物恰恰能为人类提供这样的理想的生存空间。植物具有美感熏陶的作用,清人张潮《幽梦影》有“梅令人高,兰令人幽,菊令人野,莲令人淡,春海棠令人艳,牡丹令人豪,蕉与竹令人韵,秋海棠令人媚,松令人逸,桐令人清,柳令人感”之说。绿色植物本身具有调节、改善小环境的气候,保持水土,滞留、吸附、过滤灰尘以净化空气,杀菌、吸毒,吸收噪音等作用,对人类有医疗保健功能。 盛夏,植物有明显的降温作用。炎夏炽热的太阳光的辐射,一部分可以被树冠阻挡反射回天空;一部分则被稠密的树冠层所吸收,用于它自身的蒸腾散热,只有一部分辐射热可以射到地面。绿化植物庞大的根系像抽水机一样,不断从土壤中吸收水分,然后通过枝叶蒸腾到空气中去。一般一株中等大小的榆树,一天至少可蒸腾100升水⑹(P39)。如果一株树木每天能蒸腾88加仑
苏州园林与生存智慧,标签:初二语文知识扩展,http://www.85jc.com
人类基于生理的、心理的结构和机能,需要新鲜而洁净的空气、良好而适宜的气候、安静而美好的环境。而园林中的绿色植物恰恰能为人类提供这样的理想的生存空间。植物具有美感熏陶的作用,清人张潮《幽梦影》有“梅令人高,兰令人幽,菊令人野,莲令人淡,春海棠令人艳,牡丹令人豪,蕉与竹令人韵,秋海棠令人媚,松令人逸,桐令人清,柳令人感”之说。绿色植物本身具有调节、改善小环境的气候,保持水土,滞留、吸附、过滤灰尘以净化空气,杀菌、吸毒,吸收噪音等作用,对人类有医疗保健功能。
盛夏,植物有明显的降温作用。炎夏炽热的太阳光的辐射,一部分可以被树冠阻挡反射回天空;一部分则被稠密的树冠层所吸收,用于它自身的蒸腾散热,只有一部分辐射热可以射到地面。绿化植物庞大的根系像抽水机一样,不断从土壤中吸收水分,然后通过枝叶蒸腾到空气中去。一般一株中等大小的榆树,一天至少可蒸腾100升水⑹(P39)。如果一株树木每天能蒸腾88加仑(1加仑等于4、5460升)水,即可产生1亿焦耳的热量消耗,它抵得上五台一般室内空调机每天运转20小时⑹(P172)。绿色植物的蒸腾过程需要蒸发大量水分,使树的绿色部分发凉。植物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及蒸发冷却作用,其中以蒸发冷却为主。科学家们检测发现,一片杉幼林每天由于蒸腾作用能消耗太阳辐射能的66%,由于树冠的覆盖,减弱了光照,从而降低了周围空气的温度。
植物不但能通过光合作用和基础代谢,呼出氧气,而且能吸收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氯气等对人体有害的气体。
植物本身是一种多孔材料,具有一定的消音作用,投射到树木叶层的噪声,一部分被树叶向各个方向不规则反射而减弱,一部分因声波造成树叶微振而使声音消耗(即被吸收),因而使环境变得安静。常绿阔叶树具有良好的减噪效果,浓密的人工林带可降低噪声10~20分贝。
植物芳香能杀灭多种病菌。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各种花香由数十种挥发性化合物组成,含有芳香族物质,如酯类、醇类、醛类、酮类、萜烯类等物质,可以刺激人们的呼吸中枢,促进人吸进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充足的大脑氧供应能使人保持较长时间旺盛的精力。民谚有“花中自有健身药”、“七情之病也,香花解”之说。赏花乃雅人逸事,在心旷神怡之时,便拥有了宽松的心灵空间,对慢性疾病如神经官能症、高血压、心脏病患者,有改善心血管系统、降低血压、调节大脑皮质等功能。花草繁茂的地方,空气中的阴离子特别多,可以调节人的神经系统,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和机体的活力。在花蹊中漫步1小时,能呼吸1000升花味空气,对醒脑健脑大有裨益。
三、净化、诗化的环境与艺术养生
苏州园林创造的净化、诗化环境,是一种艺术养生模式,它建立在中国哲学重人生、重道德的伦理型文化的基础上。园林追求“外适内和”,生存空间和精神空间环境并重,返璞归真,陶然忘机,体现了中华先人对生命的关注、对生活质量的关注。
净化,首先指对心灵的净化,即少私寡欲。修德寡欲是园林养生的重要内容。心性纯正和平,看破生死,薄名利,淡宠辱,精神不消耗。道教的《太上老君养生诀》列“薄名利”为“善摄生,除六害”之首。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也说:“名利败身,圣人所以去之。”齐梁陶弘景《养性延命录》:“众人大言我小语,众人多烦而我少记,众人悸暴而我不怒,不以人事累意,不修仕禄之灵,淡然无为,神气自满,以为不死之药,天下莫我知也。”
苏州园林中蕴涵的崇义绌利、超越功利精神与上述养生之道同一。苏州园林主人推崇淡泊、平和,不求奢华,容膝自安,家无长物,琴书自乐,恬和养神。一丘一壑之中寄寓了广阔的心灵世界。晚清朴学大师俞樾的书斋花园曲园,简朴素雅,俞樾在自撰的《曲园记》中作过如下阐述:“曲园者,一曲而已,强被园名,聊以自娱者也……用卫公子荆法,以一‘苟’字为之……世之所谓园者,高高下下,广袤数十亩,以吾园方之,勺水耳、卷石耳。惟余本窭人,半生赁庑。兹园虽小,成之维艰。传曰‘小人务其小者’,取足自娱,大小固弗论也。”公子荆是春秋卫国大夫,吴公子季札曾称之为君子。孔子也对他的节俭赞美有加,《论语·子路》载:“子谓卫公子荆:‘善居室,始有,曰苟合矣。少有,曰:苟完矣。富有,曰:苟美矣。’”俞樾半生赁庑,在此前已经四移其居,最后因得友人资助,方得以构地建屋,“但取粗可居,焉敢穷土木”,厅堂用材都不粗大,甚至小园中的叠石和花木也均为友人资助。“卷石与勺水,聊复供流连”,也已足矣。他将其厅颜“乐知堂”,也即此意。苏州的两个“半园”也都有知足不求全之意,如清吴云为南半园题联说:“园虽得半,身有余闲,便觉天空海阔;事不求全,心常知足,自然气静神怡。”宋程俱的“蜗庐”、清尤侗的“亦园”、民国吴待秋的“残粒园”,都标榜寡欲薄利、容膝自安之意。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Tag:初二语文知识,初二语文知识扩展,语文学习 - 语文知识扩展 - 初二语文知识
上一篇:《红楼梦》中写大观园假山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