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五教程网教学知识语文学习语文课后练习高一语文课后练习《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写作特色» 正文
  1.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写作特色

  2. [11-19 11:56:39]   来源:http://www.85jc.com  高一语文课后练习   阅读:8693

概要:1、内容高度凝练、概括: 全文1300多字,按一般到特殊的顺序概括地介绍了马克思伟大的一生。恩格斯是马克思的亲密战友,他长期和马克思一起从事理论研究和革命实践,对马克思的政治主张、思想人品、治学精神、伟大贡献……深切了解,彼此结下了真诚无私、牢不可破的友谊,因此恩格斯能精辟透彻、言简意赅地对马克思一生作出正确的评价。当然,写出这篇名著,跟恩格斯格本人高深的理论修养和文学造诣也是分不开的。 2、语言准确严密,处处关照呼应: 准确性表现在:对马克思逝世的痛惜与悼念,对他的斗争精神和崇高人格的赞美,评价马克思的伟大历史功绩,以及对反动派的蔑视等,遣词用句都十分确切、明白。 严密性表现在:句子中的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写作特色,标签:高一语文课后习题答案,http://www.85jc.com
1、内容高度凝练、概括:

    全文1300多字,按一般到特殊的顺序概括地介绍了马克思伟大的一生。恩格斯是马克思的亲密战友,他长期和马克思一起从事理论研究和革命实践,对马克思的政治主张、思想人品、治学精神、伟大贡献……深切了解,彼此结下了真诚无私、牢不可破的友谊,因此恩格斯能精辟透彻、言简意赅地对马克思一生作出正确的评价。当然,写出这篇名著,跟恩格斯格本人高深的理论修养和文学造诣也是分不开的。

  2、语言准确严密,处处关照呼应:

    准确性表现在:对马克思逝世的痛惜与悼念,对他的斗争精神和崇高人格的赞美,评价马克思的伟大历史功绩,以及对反动派的蔑视等,遣词用句都十分确切、明白。

    严密性表现在:句子中的限制和修饰,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过渡、承接和照应。

  3、议论、记叙、抒情融为一体:

    全文以议论为主体,全面而准确地评价了马克思的伟大历史功绩;追述马克思逝世的情景,概述马克思一生的主要革命活动,高度凝练、概括,是议论和抒情的基础;抒情的成分贯穿全文,对马克思逝世的悼念和惋惜之情蕴含在字里行间,沉痛悲伤而又平静深沉,悲伤却不消沉,沉痛却不压抑,激励人、鼓舞人。对马克思杰出贡献和伟大人格的崇敬赞颂之情流溢于言表,具有感人的力量。    
Tag:高一语文课后练习高一语文课后习题答案语文学习 - 语文课后练习 - 高一语文课后练习

上一篇:《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课文说明
留言板
取消 发布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