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五教程网教学知识语文学习语文课后练习初三语文课后练习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联考试卷(含答案)» 正文
  1. 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联考试卷(含答案)

  2. [11-19 11:41:18]   来源:http://www.85jc.com  初三语文课后练习   阅读:8673

概要: 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说明:1.本试卷共4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考生必须在答卷纸上指定区域内作答,在本试卷上和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1.阅读下面文字,在括号内根据注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2分)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róng( )化,草木萌( )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yùn( )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 )地落下来。 (《大自然的语言》)2.默写。(7分)(1) ▲ ,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2) ▲ ,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3) ▲ ,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的《浣溪沙》)(4)蝉则千转不穷, ▲ 。(吴均《与朱元思书》)(5)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 。 (陶渊明《桃花源记》)(6)古代送别诗中,有很多情景交融的佳句,虽只字未提送别,笔端却饱含悠悠不尽之情思,达到了“此时无声

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联考试卷(含答案),标签:初三语文课后习题答案,http://www.85jc.com

 

  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说明:1.本试卷共4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考生必须在答卷纸上指定区域内作答,在本试卷上和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

  1.阅读下面文字,在括号内根据注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2分)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róng( )化,草木萌( )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yùn( )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 )地落下来。 (《大自然的语言》)

  2.默写。(7分)

  (1) ▲ ,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2) ▲ ,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3) ▲ ,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的《浣溪沙》)

  (4)蝉则千转不穷, ▲ 。(吴均《与朱元思书》)

  (5)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 。 (陶渊明《桃花源记》)

  (6)古代送别诗中,有很多情景交融的佳句,虽只字未提送别,笔端却饱含悠悠不尽之情思,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请写出《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这样的诗句:

  “ ▲ , ▲ 。”

  3.名著阅读。(4分)

  (1)“他们的头是一律都是歪的,不是偏右,就是歪左;眼睛是一只内翻,另一只朝上直瞪天顶。”(2分)

  这是《格列佛游记》中哪个国家的人? ▲

  写出这个国家男士的一个特点。 ▲

  (2)格列佛到了大人国之后,受到了一个侏儒的嫉妒,请写出侏儒陷害他的两件事情。(2分)

  ▲

  4.阅读下面一则新闻,简要概括其主要内容。(不超过15字)(2分)

  12月22日,镇江市某小学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篮球操”。 近年来,为缓解学生学习压力,增强学生身体素质,该小学以篮球运动为突破点,自编了一套趣味盎然的“篮球操”,成为学生们在校每日一练的“必修课”,让孩子们在轻松和欢乐中学习。

  ▲

  5. 下面的文字是小姚草拟的一则新闻中的片段,请选择三处用规定符号在原文上修改。(3分)。

  “文心讲堂”内座无虚席,应镇江市图书馆聘请,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来镇为我市读者作“我读先秦诸子:孔子”专场。易中天为大家解读了他所理解的孔子。他认为孔子思想对中国文化的主要贡献在于发现了“仁”。“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什么是“仁”?孔子说是“亲亲之爱”,是爱兄弟姐妹、爱父母、爱子女,推而广之是爱世人。进而推演延伸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儒家提出的“仁”这一思想得到逐步完善。易中天的演讲受到了市民的热烈欢迎,许多没有领到票的市民在过道中站着听到讲座结束。

  6.下面是网络最近流行的一个段子,请阅读后回答问题。(4分)

  早起,买两根地沟油油条,切个苏丹红咸蛋,冲杯三聚氰胺奶,吃完开锦湖轮胎的车去上班。中午,瘦肉精猪肉炒农药韭菜,再来一份人造鸡蛋卤注胶牛肉,加一碗石蜡翻新陈米饭,泡壶香精茶叶。下班,买点尿素豆芽,膨大西红柿,石膏豆腐,回到豆腐渣工程房,开瓶甲醇勾兑酒,吃个增白剂加硫磺馒头。

  (1)上面这则材料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2分)

  ▲

  (2)试分析这一现象产生的根源。(2分)

  ▲

  二、阅读理解(共38分)

  (一)阅读朱自清《绿》,完成7—10题(9分)

  ①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我们开始追捉她那离合的神光了。揪着草,攀着乱石,小心探身下去,又鞠躬过了一个石穹门,便到了汪汪一碧的潭边了。瀑布在襟袖之间;但我的心中已没有瀑布了。我的心随潭水的绿而摇荡。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我想张开两臂抱住她;但这是怎样一个妄想呀。——站在水边,望到那面,居然觉着有些远呢!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重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又太暗了。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得出呢?大约潭是很深的,故能蕴蓄着这样奇异的绿;仿佛蔚蓝的天融了一块在里面似的,这才这般的鲜润呀。——那醉人的绿呀!我若能裁你以为带,我将赠给那轻盈的舞女;她必能临风飘举了。我若能挹你以为眼,我将赠给那善歌的盲妹;她必明眸善睐了。我舍不得你;我怎舍得你呢?我用手拍着你,抚摩着你,如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我又掬你入口,便是吻着她了。我送你一个名字,我从此叫你“女儿绿”,好么?

[1] [2] [3]  下一页


Tag:初三语文课后练习初三语文课后习题答案语文学习 - 语文课后练习 - 初三语文课后练习

上一篇:2014年九年级语文上册20份期末复习试题(含答案)
留言板
取消 发布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