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五教程网教学知识语文学习语文课后练习初三语文课后练习人教版九年级(初三)上册语文期中试卷(5篇)» 正文
  1. 人教版九年级(初三)上册语文期中试卷(5篇)

  2. [10-10 23:15:55]   来源:http://www.85jc.com  初三语文课后练习   阅读:8769

概要:三.20.临崩寄臣以大事---外结好孙权--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攘除*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21.嘱托--辅佐--等待---早---鼓励,勉励---平庸的才能22.C23.政事不论大小,都由诸葛亮处理裁决。24.略 [4] 九年级上册期中综合素质测评试题 一、积累运用(共2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是( )(2分) A.分外fèn 解剖pāo 深邃suì 余晖huī B.忐忑tè 伫立zhù 浩瀚hàn 禁锢jìnC.颓废tuí 弥留mí 灵柩jiù 襁褓qiángD.繁衍yǎn 强聒guō 颤动chàn 亵渎xiè2、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请画出来,再把正确的字依次写在方格里。(2分)斩露头角 砥柱中流 申张正义 高官厚碌埋头苦干 头机取巧 慷慨无私 无暇顾及改正为: 3、下列各句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傅雷家书》中传递的是一份动人的舐犊之情。B.杨修是曹操帐下的行军主簿,

人教版九年级(初三)上册语文期中试卷(5篇),标签:初三语文课后习题答案,http://www.85jc.com

三.

20.临崩寄臣以大事-------外结好孙权------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攘除*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21.嘱托--辅佐--等待---早---鼓励,勉励---平庸的才能

22.C

23.政事不论大小,都由诸葛亮处理裁决。

24.略

[4]
九年级上册期中综合素质测评试题
一、积累运用(共2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是( )(2分)

A.分外fèn 解剖pāo 深邃suì 余晖huī

B.忐忑tè 伫立zhù 浩瀚hàn 禁锢jìn

C.颓废tuí 弥留mí 灵柩jiù 襁褓qiáng

D.繁衍yǎn 强聒guō 颤动chàn 亵渎xiè

2、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请画出来,再把正确的字依次写在方格里。(2分)

斩露头角 砥柱中流 申张正义 高官厚碌

埋头苦干 头机取巧 慷慨无私 无暇顾及

改正为:

3、下列各句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傅雷家书》中传递的是一份动人的舐犊之情。

B.杨修是曹操帐下的行军主簿,因过于恃才放旷,招致了杀身之祸。

C.梁启超在《敬业与乐业》中指出:凡做一件事,就要全力以赴,心骛八极,这方能称之为“敬业”。

D.《沁园春雪》中勾画出了一幅气势磅礴的北国风光图,表达了作者的雄心壮志。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3分)

A.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是能否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B.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先生的祖籍是江苏泰州人。

C.张明不仅知道这件事,而且全班同学都知道了。

D.学校的几个领导正在研究如何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问题。

5、下面是盐城市某报的一则新闻,请为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20字)(5分)

本报讯 3月29日,在上海世博局举行的世博会会徽设计颁奖仪式上,上海市有关领导为世博会会徽中标者、盐城市青年广告设计师邵宏庚颁发了获奖证书和20万元奖金。

邵宏庚今年34岁。去年年底,当他得知上海世博会正在征集会徽后马上行动,接下来的时间里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设计中。今年2月他将他最满意的第1001件作品(如图)送到上海,这件作品最终从9046件应征作品中脱颖而出,被正式确定为上海世博会会徽。

6、幽默是一种智慧,看似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幽默是一项语言能力,让人捧腹后品味到语言的独特魅力。请在以下短文的横线处为书店老板设计一句幽默答话,让盛气凌人的名作家听后羞愧不已。(5分)

一个很有名的作家要来某书店参观。书店老板受宠若惊,连忙把所有的书撤下,全部换上该作家的书,作家来到书店后,心里非常高兴,问道:“贵店只售本人的书吗?”

“当然不是。”书店老板回答后继续说,“ 。”

二、阅读理解(50分)

(一)赏析下面古诗,完成7-9题。

月夜忆舍弟(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常不达,况乃未休兵。

7、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被称为“诗史”,他被后人奉为 。这首诗的体裁是五言 诗。(2分)

8、从诗中 和 等句子,可以看出本诗写于安史之乱时期。(4分)

9、作者为什么要说“月是故乡明”? (4分)

(二)赏析下面的诗歌,完成10-11题。

礁石 (艾青)

一个浪,一个浪

无休止地扑过来

每一个浪都在它的脚下

被打成碎沫、散开……

它的脸上、身上

像刀砍过的一样

但它依然站在那里

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10、填空:(5分)

①这一首诗中有三个意象: 、 、 。

②礁石却将浪“打成碎 末、散开”,并且以含笑的姿态“看着海洋”,这种举动表现了一种 态度。

11、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在诗人看来,碰毁船只不是礁石的责任,礁石屹立在海上,受到的恰恰是海浪无休止的袭击。因此,诗人笔下的礁石便成了受迫害又敢于斗争的形象。

B、诗中的礁石是一切被压迫民族、一切被压迫人民抗击旧世界旧势力的力量的象征。

C、诗人把他对生活的独到思考熔铸于“礁石”这一象征性的形象之中,运用比喻、衬托手法,赋予礁石以“弦外之音”和“象外之旨”。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下一页


Tag:初三语文课后练习初三语文课后习题答案语文学习 - 语文课后练习 - 初三语文课后练习

上一篇:陈涉世家课后练习题
留言板
取消 发布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