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五教程网教学知识语文学习语文课后练习初三语文课后练习《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审美鉴赏» 正文
  1.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审美鉴赏

  2. [10-10 23:15:55]   来源:http://www.85jc.com  初三语文课后练习   阅读:8378

概要:1、涵蕴丰富的标题:鲁迅的文章向来注重文题的推敲,本文标题“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聚焦当时社会的热点问题,把要谈的对象──“中国人”和事件──“失掉自信力了吗”直接呈现在文题上,能引起读者的思考和阅读欲望。另外,采用问句的形式,悬而不论,也很巧妙。若用陈述句或反问句,则显得太白,缺少张力;现标题既有对错误论调的反诘,又有对己方观点的自信,甚至包含投向大众的关切和询问……而这几方面的内容又紧密地交织在一起,实在是蕴涵丰富。2、热情的赞颂:“冷峻”是鲁迅杂文的一大特点,但在本文第7段中,作者运用排比,对“中国的脊梁”作了热情的赞颂,充满了自豪感。他的笔下,既有广大劳动人民,也有历史上那些改革家、发明家;既有反抗封建统治的人物,也有抵御外侮的英雄;既赞美为民之疾苦而呼吁的人,也颂扬历尽艰险、探求佛法教理的人,指出“正史”也掩盖不了他们的“光耀”。对敌人无情鞭笞,对人民赞颂讴歌,爱憎分明,极富感染力。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审美鉴赏,标签:初三语文课后习题答案,http://www.85jc.com
1、涵蕴丰富的标题:

    鲁迅的文章向来注重文题的推敲,本文标题“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聚焦当时社会的热点问题,把要谈的对象──“中国人”和事件──“失掉自信力了吗”直接呈现在文题上,能引起读者的思考和阅读欲望。另外,采用问句的形式,悬而不论,也很巧妙。若用陈述句或反问句,则显得太白,缺少张力;现标题既有对错误论调的反诘,又有对己方观点的自信,甚至包含投向大众的关切和询问……而这几方面的内容又紧密地交织在一起,实在是蕴涵丰富。

  2、热情的赞颂:

    “冷峻”是鲁迅杂文的一大特点,但在本文第7段中,作者运用排比,对“中国的脊梁”作了热情的赞颂,充满了自豪感。他的笔下,既有广大劳动人民,也有历史上那些改革家、发明家;既有反抗封建统治的人物,也有抵御外侮的英雄;既赞美为民之疾苦而呼吁的人,也颂扬历尽艰险、探求佛法教理的人,指出“正史”也掩盖不了他们的“光耀”。对敌人无情鞭笞,对人民赞颂讴歌,爱憎分明,极富感染力。
Tag:初三语文课后练习初三语文课后习题答案语文学习 - 语文课后练习 - 初三语文课后练习

上一篇:《短文两篇》强化练习
留言板
取消 发布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