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五教程网教学知识语文学习语文知识综合知识记叙文阅读方法总结» 正文
  1. 记叙文阅读方法总结

  2. [10-10 23:18:48]   来源:http://www.85jc.com  综合知识   阅读:8319

概要:一、相关知识 1.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记叙的顺序及作用 (1)顺叙:即按照事情发生、发展和结果的时间顺序来写。 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把事情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最重要的情节提到前面来写,然后顺着事件的发生、发展的次序往下记叙。 作用:造成悬念、引人入胜、吸引读者,使行文曲折,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突出中心; 内容集中,对比鲜明; (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作用:补充交待了……,使叙述更加充分,内容更充实; 为下文的……做铺垫。 插叙和倒叙的区别: (1)把中心事件的结局或某个重要情节提到前边来,然后再顺着中心事件的发生、发展的次序往下记叙,是倒叙。这种写法是先倒叙,后顺叙。 如果全文的结构是顺叙,中间插入了另一件事,显然它也可能是以前发生的事,但在全篇中仅是一个片段,而不是全文的中心事件

记叙文阅读方法总结,标签:综合知识大全,http://www.85jc.com
一、相关知识

1.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记叙的顺序及作用

(1)顺叙:即按照事情发生、发展和结果的时间顺序来写。

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把事情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最重要的情节提到前面来写,然后顺着事件的发生、发展的次序往下记叙。

作用:造成悬念、引人入胜、吸引读者,使行文曲折,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突出中心;

内容集中,对比鲜明;

(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作用:补充交待了……,使叙述更加充分,内容更充实;

为下文的……做铺垫。

插叙和倒叙的区别:

(1)把中心事件的结局或某个重要情节提到前边来,然后再顺着中心事件的发生、发展的次序往下记叙,是倒叙。这种写法是先倒叙,后顺叙。

如果全文的结构是顺叙,中间插入了另一件事,显然它也可能是以前发生的事,但在全篇中仅是一个片段,而不是全文的中心事件,那么插入的这段事情就是插叙部分。

(2)倒叙部分是中心事件的一部分,紧扣住“时间”,衔接分明;插叙可以插入跟中心有关的另一件事或另一场面,插叙完了,把暂时中断的时间继续下去即可。

3.记叙的线索:(1)时间(2)行踪(3)人物(4)物件(5)事件(6)情感变化(7)见闻和感受

找线索的方法:

标题;反复出现的某个词语或某个事物;抒情议论句出现的关键语句。

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答题套路:

如:文章以“……”线索,中间串写了“……”、“……”几件事,组成一种“冰糖葫芦”的“串”式结构,选材典型,脉络清晰,主旨鲜明。

4.记叙文中的表达方式及作用

(1)描写:包括环境描写和人物描写。

环境描写: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

①渲染了……的气氛②烘托了人物……的心情③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做铺垫④暗示了人物……的品质⑤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

社会环境

①交待了……的社会(历史)背景。

②交待了人物活动场所。

③交待了……的风土人情。

④为下文情节发展做铺垫。

人物描写:

方法: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

作用:表现人物……的思想和性格;或推动情节发展;或揭示文章主题。

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

正侧结合作用:使形象更加丰满,更加鲜明突出。表现了……

细节描写:具体生动地表现了……

相关链接:初一学生如何提高语文的阅读理解能力?

(2)议论:记叙文的议论有三种方式:先叙后议、先议后叙、夹叙夹议。

作用:承上启下;统领全文;引发读者思考;突出中心;升华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3)抒情:

记叙文中抒情:分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直接抒情是指作者或主人公直接倾吐内心感受的抒情发式;

间接抒情是指寄情于景,融情于物,感情流露于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的字里行间的抒情方式。

作用:抒发作者……的情感,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使文章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4)说明:记叙文中的说明是记叙中的补充交代,一般要求文字简明扼要。

5.表现手法(写作手法):

对比: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衬托(侧面烘托):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衬托,同类事物衬托是“正衬”,相反事物衬托是“反衬”;以次衬主。

欲扬先抑: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象征手法(托物言志):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1] [2] [3]  下一页


Tag:综合知识综合知识大全语文学习 - 语文知识 - 综合知识

上一篇:2016年中考语文学习方法:打破两极分化
留言板
取消 发布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