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五教程网教学知识语文学习语文知识综合知识古典文学作品阅读与鉴赏的三个入门» 正文
  1. 古典文学作品阅读与鉴赏的三个入门

  2. [10-10 23:18:48]   来源:http://www.85jc.com  综合知识   阅读:8448

概要:江苏省靖江高级中学陈素志 陶渊明有诗云:“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移居二首》之一)。不可否认,阅读与鉴赏古典文学作品与读者的社会地位、生活经历、学识素养密切相关,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但是因个体主观因素的干涉,难以缺乏同一的标准,这样就又造成了文本解读的差异性。有了“疑义”,自然需要深入剖析,取长补短,去除粗糙,存取精粹,得疑义之的解。 一.用辩证的眼光看待历代注疏 汉语言文字具有一字多义的特点,这样解释可以得此意,那样理解又可以得彼意。比如说古典诗歌,因为受篇章字数、声韵格律的限制,作者运用字和词时往往需要仔细推敲,取其精炼概括,选择具有丰富联想和想象的、有较大回旋余地的一类;在篇章结构上,又需要熔铸旧新,力求变化;加上古今言辞颇多殊异,历代学人对义理考据词章又多各有偏执,众说纷纭,导致读者莫衷一是。一些诗歌历代注家众多,有的号称“千家注”,诗中的有些地方不看注解不能了解其中的涵义;也有些辞句,因为聚讼纷杂,使人越看越糊涂,甚至形成千余年来悬而未决的文坛陈案……这样,读者对古典诗歌独自研习,

古典文学作品阅读与鉴赏的三个入门,标签:综合知识大全,http://www.85jc.com
江苏省靖江高级中学陈素志

陶渊明有诗云:“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移居二首》之一)。不可否认,阅读与鉴赏古典文学作品与读者的社会地位、生活经历、学识素养密切相关,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但是因个体主观因素的干涉,难以缺乏同一的标准,这样就又造成了文本解读的差异性。有了“疑义”,自然需要深入剖析,取长补短,去除粗糙,存取精粹,得疑义之的解。

一.用辩证的眼光看待历代注疏

汉语言文字具有一字多义的特点,这样解释可以得此意,那样理解又可以得彼意。比如说古典诗歌,因为受篇章字数、声韵格律的限制,作者运用字和词时往往需要仔细推敲,取其精炼概括,选择具有丰富联想和想象的、有较大回旋余地的一类;在篇章结构上,又需要熔铸旧新,力求变化;加上古今言辞颇多殊异,历代学人对义理考据词章又多各有偏执,众说纷纭,导致读者莫衷一是。一些诗歌历代注家众多,有的号称“千家注”,诗中的有些地方不看注解不能了解其中的涵义;也有些辞句,因为聚讼纷杂,使人越看越糊涂,甚至形成千余年来悬而未决的文坛陈案……这样,读者对古典诗歌独自研习,自然就会有见仁见智的分歧,从而产生许多疑义。这些疑义不解决,既不利于个人学养的进步,也不利于学术的交流批判,更谈不上古为今用,美化我们的生活。

有人提倡,大家在赏析古典文学作品时要敢于陈述己见,尽管意见不成熟,还是要写出来,以便大家一起讨论,取得“真意”。也有人主张,问题只有通过研究,考察,才能由不同而终归于一,有的则可以不必求同,继续各存其异。

其实不管哪个注家有多高明,有多自信,谁也不敢专断自己的见解就是一定与作者用心完全契合的。西方谚语“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没有阅读鉴赏的多样化,文学作品的价值也就失去了阅读的广泛意义。倒是大家将自己的见解说出来,争鸣一番,才是鉴赏的真正意义所在。因为它可以从任何一个角度帮助大家找寻思索问题的线索,顺着与己不同的路子,去参考寻绎,抉择去取,再结合自己的理解,援情度理,融会贯通,进一步加深对原著的理解。可以说,没有诸多读者意见的综合汇源,就没有正确与错误的仲裁判定,就没有文学鉴赏的个性与共鸣。

历来对文学作品进行鉴赏评论的人,就时代来讲有其时代局限性,就个人来讲有其喜好偏执。比如说读杜甫的诗篇,苏轼从思想层面认为杜甫“一饭未尝忘君”(《王定国诗集序》);黄庭坚则从写作技巧角度强调“老杜作诗,无一字无来处”(《答洪驹父书》);到了明清,已经有了“诗圣”“诗史”的膜拜,以为杜诗的造诣已经空前绝后,难以超越;而胡适先生则借“托古改制”调侃杜诗为“打油诗”,提倡质朴的写实的白话写作。前者难免有溢美之辞,后者则难脱虚无之嫌。总之,都是根据各自的主张对杜甫及杜诗加以诠释,服务自己的价值观。因此,读者如果不能“放出眼光,运用脑髓”(鲁迅语),就很容易偏信一家,丧失自我。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提到:“研究问题,忌带主观性、片面性和表面性。”这三点是每一个读者应该时刻警醒克服的。

二.用全面的观点审视作品批评

过去学界将古典文学的鉴赏概括为义理考据词章三个门类,评论家也往往各循一阶作为入门途径。这本是修学的自然之道,但入门之后仍然独持一种就未免限于狭隘,能进不能出了。比如说,再封建时期,拘于义理者往往言不离孔孟之道,执着考据者则板滞沉闷,宋时臆说滥觞,明清八股横流,都是因为徇时而侈谈用字度句,偏看辞章。过犹不及,事情做得过头,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合适的。不但行事如此,鉴赏文学作品也要有所警惕。学会全面的、客观的审美态度才是正确的应遵循的圭臬。

由宋迄清,对历代文学作品加以鉴赏评论,渐渐成为一门专门学问,有的人终身从事,文学评论渐成气候。如李渔《闲情偶寄》对戏剧艺术进行的总结,李调元《雨村赋话》对赋体的阐释,金圣叹对《水浒》《西厢》人物性格、故事结构的点评,纪昀《阅微草堂笔记》中对《聊斋志异》虚构的批评等,各家各有所长,也各有其短,为我国古典文学批评抹上了浓重的炫彩,成为后人阅读鉴赏的重要凭依和借鉴。前人的评论,所“析”者“疑”。为后之鉴赏者提供了一个读书的入门陛阶。仍以李杜为例。

李杜齐名,千秋佳话。大体上说,李白是古典浪漫主义作家的代表,杜甫是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的代表;在任何伟大的诗人与作品中,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往往又是相通的、互相结合的,只不过是各有偏重而已。

[1] [2]  下一页


Tag:综合知识综合知识大全语文学习 - 语文知识 - 综合知识

上一篇:浅谈文言文课文复习模式
《古典文学作品阅读与鉴赏的三个入门》相关文章
留言板
取消 发布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