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五教程网教学知识语文学习语文知识综合知识古诗结构章法鉴赏指导» 正文
  1. 古诗结构章法鉴赏指导

  2. [10-10 23:18:48]   来源:http://www.85jc.com  综合知识   阅读:8202

概要:林承雄 【知识梳理】 叶圣陶先生说:“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作者为文,其思维的展开是有轨迹可循的,读者读文须循着思路,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的真意。解读古典诗歌结构章法,就是寻找和把握作者思路的过程。 特定的体裁决定着诗歌的章法结构的模式。要熟练快捷地解读古诗的章法结构,首先要了解和掌握古典诗歌体裁的基本常识,中国古代诗歌按音律特点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此外,“歌”“歌行”“引”“曲”“吟”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于古体诗。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近体诗是指唐代形成的一种格律体诗,又称“今体诗”,分为“绝句”和“律诗”两种。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绝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简称五绝,七言的简称七绝。“律诗”每首八句,五言的简称五律,七言的简称七律;超过八句的称为排律(或长律)。律诗格律极严,篇有定句(除排律外),句有定字,韵有定位(押韵位置固定),字有定声(诗中各字的平仄声调固定),联有定对(律诗中间两联必须对仗)。 近体诗

古诗结构章法鉴赏指导,标签:综合知识大全,http://www.85jc.com
林承雄

【知识梳理】

叶圣陶先生说:“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作者为文,其思维的展开是有轨迹可循的,读者读文须循着思路,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的真意。解读古典诗歌结构章法,就是寻找和把握作者思路的过程。

特定的体裁决定着诗歌的章法结构的模式。要熟练快捷地解读古诗的章法结构,首先要了解和掌握古典诗歌体裁的基本常识,中国古代诗歌按音律特点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此外,“歌”“歌行”“引”“曲”“吟”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于古体诗。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近体诗是指唐代形成的一种格律体诗,又称“今体诗”,分为“绝句”和“律诗”两种。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绝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简称五绝,七言的简称七绝。“律诗”每首八句,五言的简称五律,七言的简称七律;超过八句的称为排律(或长律)。律诗格律极严,篇有定句(除排律外),句有定字,韵有定位(押韵位置固定),字有定声(诗中各字的平仄声调固定),联有定对(律诗中间两联必须对仗)。

近体诗中的律诗、绝句的四联、四句的安排,通常有一定法则。前人多用“起、承、转、合”来概括这种法则。起,即开端,是诗篇的开头,一般是点明题旨,统领前诗,奠定基调;或托物起兴,烘托铺垫,渲染映衬;或状物叙事,写景铺陈,提供背景。承,即承起,是承接上文,要扣合首联(句),连贯自然。转,即转折,是思路转换、发展、深化的关键所在,是体现诗歌主旨的重要线索。转的形式多样,或由实转虚,或有正到反,或此及彼,或自外而内,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等。合,即收束,是全诗的结尾,是作者情感和诗歌主旨的聚焦,或婉曲蕴藉;或直述心境;或呼应开头,首尾圆合;或揭示中心,升华主旨。

词,又叫长短句、诗余等。词按字数多少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其篇章结构由词牌、标题、正文组成。词牌是规定了一首词的字数、句数、分段、平仄、押韵等格式要求。标题是对词的内容的概括。词的结构多数是分段的,上下阕之间有过片,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是全词关键所在。

曲,是配乐歌唱的诗,分散曲、剧曲两类。散曲又分小令、套数两种。曲在体制上有曲牌、宫调、押韵的约束。

其次,解读古诗结构章法,要了解结构分析的常见切入点。分析古的结构章法,通常可从情景关系、标题与正文、起首与收尾、诗眼与全篇、层次架构、过渡衔接、铺垫、伏笔、照应、线索、转折、繁简、疏密、正侧、正反、抑扬、宾主、开合、张弛、虚实等角度入手。

结构是服务于内容的。从作者来说,结构的变化一定是为表情达意服务的;从读者来说,研究一首词的结构变化,可以更好地探索作品的内容和作者的匠心,因此解读诗歌的结构章法,还要注意结构的常规与变格。

以下选择部分常见的结构分析切入点试予以图表解说。

【典例分析】

例1: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天津卷)

骤雨

【宋】华岳

牛尾乌云泼浓墨,牛头风雨翩车轴。怒涛顷刻卷沙滩,十万军声吼鸣瀑。

牧童家住溪西曲,侵早骑牛牧西北。慌忙冒雨急渡溪,雨势骤晴山又绿。

——据文渊阁《四库全书》

问题:有人说,本诗第五、六句可以放在开头,你认为好还是不好,为什么?(3分)

【考点解析】这道题考查学生对律诗首联在全诗篇章结构中的表达作用的理解,设题别致,允许考生根据自己的阅读、鉴赏的认知进行不同方向的解答,体现了对读者个性的尊重。

【错解举例】不好。诗歌要求开篇直接点题,五、六句写牧童牧牛的场景,放在首联位置,与诗题“骤雨”毫不相干,明显离题了。

【错解分析】该答案虽然能从诗歌标题与篇首关系来分析,但观点显得片面,开篇直接点题只是诗歌开头技巧之一种,并非绝对,不可以偏盖全。除了从标题与篇首的关系角度来分析之外,还应该关注篇首与下文的照应关系。这一点,该答案显然是忽视了。

[1] [2]  下一页


Tag:综合知识综合知识大全语文学习 - 语文知识 - 综合知识

上一篇:高三文言文阅读学习建议
《古诗结构章法鉴赏指导》相关文章
留言板
取消 发布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