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五教程网教学知识语文学习语文教案设计高二语文教案设计《苏武传》教案设计» 正文
  1. 《苏武传》教案设计

  2. [11-18 13:53:06]   来源:http://www.85jc.com  高二语文教案设计   阅读:8749

概要: 今天www.85jc.com小编为大家分享的是《苏武传》教案设计,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教学重点:1、积累相关词语;了解作者班固以及《汉书》的相关知识。2、把握历史事实,理清文章脉络。3、分析人物性格,重点剖析苏武的性格特征,体会苏武的人格魅力。教学难点:1、分析文章塑造人物的艺术技巧。2、领会文章蕴涵的精神,概括苏武这一人物形象的意义。教学设计第一课时导语设计同学们,听说过“苏武牧羊”的故事吗?太初四年(前101)冬,匈奴响犁湖单于死,其弟且鞮侯立为单于,为与汉修好,他遣使送回以往扣留的汉使路充国等人。天汉元年(前100)三月,汉武帝为回报匈奴善意,派中郎将苏武、副中郎将张胜及随员常惠等出使匈奴,送还原被扣的匈奴使者,并厚馈单于财物。苏武等到达匈奴后,原降匈奴的汉人虞常等人与张胜密谋,欲劫持单于母亲阏氏归汉。事发后累及苏武,苏武不愿受辱,自杀未成。单于敬重他,派汉降臣卫律劝降,苏武不为所动。于是单于把苏武幽禁在地窖中,断绝饮食,以此逼他就范。苏武坚持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就将他流放到边远的北海(今贝加

《苏武传》教案设计,标签:高二语文教学设计,http://www.85jc.com

 

  今天www.85jc.com小编为大家分享的是《苏武传》教案设计,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教学重点:

  1、积累相关词语;了解作者班固以及《汉书》的相关知识。

  2、把握历史事实,理清文章脉络。

  3、分析人物性格,重点剖析苏武的性格特征,体会苏武的人格魅力。教学难点:

  1、分析文章塑造人物的艺术技巧。

  2、领会文章蕴涵的精神,概括苏武这一人物形象的意义。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导语设计

  同学们,听说过“苏武牧羊”的故事吗?

  太初四年(前101)冬,匈奴响犁湖单于死,其弟且鞮侯立为单于,为与汉修好,他遣使送回以往扣留的汉使路充国等人。天汉元年(前100)三月,汉武帝为回报匈奴善意,派中郎将苏武、副中郎将张胜及随员常惠等出使匈奴,送还原被扣的匈奴使者,并厚馈单于财物。苏武等到达匈奴后,原降匈奴的汉人虞常等人与张胜密谋,欲劫持单于母亲阏氏归汉。事发后累及苏武,苏武不愿受辱,自杀未成。单于敬重他,派汉降臣卫律劝降,苏武不为所动。于是单于把苏武幽禁在地窖中,断绝饮食,以此逼他就范。苏武坚持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就将他流放到边远的北海(今贝加尔湖)无人烟的地方,放牧羝羊。始元二年(前85),匈奴壶衍鞮单于新立,遣使者欲与汉朝亲善。汉朝要求匈奴释放苏武,始元六年(前81),苏武等9人由汉使迎接回国。苏武羁留匈奴19年,习知边地民族,归国后被任为典属国,专掌少数民族事务,他在匈奴持节不屈,被后世视为坚持民族气节的典范。

  今天,我们就通过学习《苏武传》来更加详细地了解苏武其人。

  知识积累(投影)

  1.作家作品

  (1)作者简介

  班固(32~92),字孟坚,东汉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人,我国古代著名史学家。

  班固幼年聪慧好学,9岁即能写文章、诵诗书,16岁入洛阳入学,博览群书。性情谦和,深受当时儒者敬重。其父班彪曾作《史记后传》,去世后,班固因《史记后传》没有完成,叙事也不够详备,而继承父志,在《史记后传》的基础上撰写《汉书》。因当时有人诬告,班固遂以私改国史的罪名被捕入狱。幸其弟班超上书解释,汉明帝读了班固的书稿大为赞赏,召为兰台令史,后迁校书郎。利用朝廷良好的藏书条件和工作环境,班固“潜精积思二十余年”,终于完成了《汉书》的写作。

  (2)作品简介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叙了自汉高祖元年至王莽地皇四年工229年的史实。《汉书》体例上全承《史记》,只是改“书”为“志”,取消“世家”并入“列传”,全书有十二本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共一百篇,八十余万字。其中,八表和十志的“天文志”是班固死后由他的妹妹班昭,妹夫马续续写的。作为一不独立的断代史书,《汉书》不仅在中国历史著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文学史上也有重要影响,旧时“班马”并论,“史汉”相提,自然不无道理。

  2.基础积累(投影)

  (1)拼音

  厩(jiù)监 数(shuò)次 窥(kuī)观 丈人行(háng)遗(wèi)单(chán)于 浞(zhuó)野侯 没(mò)胡中煴(yún)火 重(zhòng)负国 收系(xì) 旃(zhān)毛

  阏氏(yān zhī) 马畜(chù) 牧羝(dī) 安所见(xiàn)

  劾(hé)大不敬 汤镬(huò ) 旄(máo)节 左依秩訾(zī)

  雨(yù)雪 更(gēng)嫁 自分(fèn)已死 霑(zhān)衿 檠(qíng)

  (2)通假字

  ①不顾恩义,畔主背亲(畔同叛,背叛)

  ②与旃毛并咽之(旃同毡,毛织的毡毯)

  ③空自苦亡人之地/法令亡常/武父子亡功德(亡同无,没有)

  ④信义安所见乎(见同现,表现)

  ⑤请毕今日之驩(驩通欢,欢聚)

  ⑥因泣下霑衿,与武决去(霑同沾,沾湿)(衿同襟,衣襟)(决同诀,辞别)

  ⑦去草实而食之(去同弆,收藏)

  ⑧前以降及物故(以通已,已经)

  (3)一词多义

  使:数通使相窥观(名词,使者)/单于使陵至海上(动词,派)

[1] [2] [3] [4]  下一页


Tag:高二语文教案设计高二语文教学设计语文学习 - 语文教案设计 - 高二语文教案设计

上一篇:《苏武传》导学案
留言板
取消 发布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