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五教程网教学知识语文学习语文教案设计初三语文教案设计三国战略观» 正文
  1. 三国战略观

  2. [10-10 23:20:00]   来源:http://www.85jc.com  初三语文教案设计   阅读:8589

概要:林洛 【前言】 三国时代在中国历史上独具魅力。 三国始于220年魏国代汉,终于265年晋代魏。在这短短几十年里,人才辈出,将星闪烁。三国中的君主都堪称明君,手下集中了大批的名臣勇将,斗智斗力,演出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历史。 而罗贯中先生的《三国演义》更是千古流传,深入民间。

三国战略观,标签:初三语文教学设计,http://www.85jc.com
林 洛     【前言】

  三国时代在中国历史上独具魅力。

  三国始于220年魏国代汉,终于265年晋代魏。在这短短几十年里,人才辈出,将星闪烁。三国中的君主都堪称明君,手下集中了大批的名臣勇将,斗智斗力,演出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历史。

  而罗贯中先生的《三国演义》更是千古流传,深入民间。

  要写三国的战略,就必须面对《三国演义》的问题。平心而论,《三国演义》始终是小说家言,不适合引做为历史依据。然而《三国演义》影响之大,已经远远超过了以历史为本的《三国志》,绕过《三国演义》而谈三国就索然无味了。

  想想其实也无所谓,写历史成败,无非是吸取教训。反省过去,就是为了今天少犯错误。写文章,表达清楚自己的观点,有所收获也就行了。我既不研究历史,也就没必要跟历史较真。认为符合自己思路的,就老实不客气地拿来使用,管它是野史还是正史,又或是小说家言。

  一己之见。

  作此文,自得其乐。


【亡国的战略】

  亡国还需要战略吗?

  要。

  中国任何一个朝代的任何一个皇帝都不会愿意自己亡国,可偏偏每一个王朝都不可避免的走向衰亡。

  立国的君主能够精励图治,反省前朝的策略失误,制定合适的政策,他们的国家出现过一段时期内的安定和繁荣。在天下安定的时候,说以后的君主毫无觉悟执行灭亡自己国家的战略,的确令人匪夷所思。

  尤其是像东汉这样有着相当完善政治体制的朝代。

  然而这不是危言耸听。历史中任何一个朝代的灭亡,都离不开君主们的“不懈努力”。

  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呢?

  权力制度。

  汉朝任用人才制度很特别,可以说是“以德治国”。基本上是由地方上推荐“孝廉”、“贤良方正”、“至孝”、“有道”等等道德典范做官。(唐朝的科举制也是如此,科举制考的是八股文,学的是孔子。孔子的中心思想就是一个“仁”,国家选取的都是满口仁义道德的人才作为官员,不也是“以德治国”吗?)

  然而治国需要的是有治国才能的人,而不是道德专家。尽管这样的人才录用制度虽然有偏差,却也提供了平等的竞争机会。一方面避免人才将聪明才智发挥到不利于国家的地方,另一方面使国家集中了大量的才智之士,也可算是精英政治。

  但是,权力分配是封建制度无法解决的问题,各个权力集团为了利益内讧,将人才的智慧都浪费在了勾心斗角上面,治国早已无从谈起,齐心协力也成了空话。留给老百姓的只是无尽的悲惨命运。

  东汉13个皇帝中,只有2个是以成年继位。其余的不是小孩就是婴儿(难以想象中国人竟然能认同这样的最高统治者)。

  这个时候,朝中以皇太后最有发言权,很自然的,皇太后就找自己的亲戚帮忙来治理国家。这就是汉朝为患巨大的“外戚”成因。

  皇帝总是要长大的,长大了之后就要拿回权力。而“外戚”把持朝政,掌握兵权,不可一世。皇帝又能信任谁?自己的亲戚都靠不住了,当然只能是身边的“宦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下一页


Tag:初三语文教案设计初三语文教学设计语文学习 - 语文教案设计 - 初三语文教案设计

上一篇:《孔乙己》说课稿
《三国战略观》相关文章
留言板
取消 发布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