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五教程网教学知识语文学习语文教案设计初三语文教案设计三国战略观» 正文
  1. 三国战略观

  2. [10-10 23:20:00]   来源:http://www.85jc.com  初三语文教案设计   阅读:8589

概要: 蜀汉这种轻敌和大意,终于得到了惨重的教训。 战略失误,未必注定了战术失败。事实上,关羽的荆州军还是可以依靠战术上的积累来改变形势。虽然在三国战略中,整个大方针、大战略十分重要,但是主要依靠的还是战役的成败。 关羽如果打下襄阳、樊城,一样能够安身立命,北可威胁许昌,南可威胁东吴。东吴的偷袭不能消灭关羽军,麻烦就大了。那个时候,刘备大军挥师东进,两面夹攻,东吴局面很艰难。(以后的夷陵之战,纵然没有关羽军配合,刘备军仍是势不可挡。若非名将陆逊临危受命,又抓住了刘备的联营要害,东吴几乎遭到亡国的命运) 刘备进位汉中王,势力如日中天的时候。魏国和吴国的情况发生了变化,司马懿洞悉到了蜀吴联盟在荆州问题上的矛盾(司马懿开始表现

三国战略观,标签:初三语文教学设计,http://www.85jc.com

  蜀汉这种轻敌和大意,终于得到了惨重的教训。

  战略失误,未必注定了战术失败。事实上,关羽的荆州军还是可以依靠战术上的积累来改变形势。虽然在三国战略中,整个大方针、大战略十分重要,但是主要依靠的还是战役的成败。

  关羽如果打下襄阳、樊城,一样能够安身立命,北可威胁许昌,南可威胁东吴。东吴的偷袭不能消灭关羽军,麻烦就大了。那个时候,刘备大军挥师东进,两面夹攻,东吴局面很艰难。(以后的夷陵之战,纵然没有关羽军配合,刘备军仍是势不可挡。若非名将陆逊临危受命,又抓住了刘备的联营要害,东吴几乎遭到亡国的命运)

  刘备进位汉中王,势力如日中天的时候。魏国和吴国的情况发生了变化,司马懿洞悉到了蜀吴联盟在荆州问题上的矛盾(司马懿开始表现出非凡的战略才能来),建议魏吴联盟,让孙权放心进攻荆州,迫使刘备尽两川之兵营救荆州,然后兴兵汉中,使刘备首尾难顾。这个时候,诸葛亮的战略失误已经被魏国识别并且利用,荆州之失早已在魏国的算计之中。(魏国这个战略构想很正确,事实证明,蜀吴之战完全在魏国的意料之中,本来魏国完全有希望因此而破蜀的。然而一个意料之外的变故发生了,曹操病死。曹丕继位,马上废掉汉献帝,自立大魏皇帝,忙着先过自己的皇帝瘾。这样一来,曹操整个的战略构想没有得到实施,从而给予了蜀国喘息的机会,蜀国因此而逃过了一劫)

  孙权悄悄接受了曹操的同盟,并且开始了夺取荆州计划。而此时,诸葛亮和关羽犹在梦中,不知自己已经落入了魏吴的合谋之中。

  孙权取荆州的计划是暗取。约定让曹操从旱路出兵,正面吸引关羽军,等到荆州兵力分散,吴军再相机而动。曹操大喜,派满宠助曹仁兴兵。(即是是在这种时候,诸葛亮仍按照“隆中对”战略,“以一上将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令“关羽先取兵樊城”,天真的以为这样可以“使敌人胆寒,自然瓦解”。)

  在这个吴蜀关系微妙的时候,孙权向关羽提出了联姻的请求,被关羽一句“虎女安肯嫁犬子”回绝了。

  这个举动颇令人困惑,难道关羽答应结亲,就能够“两家和好,并力破曹”吗?孙权会这么头脑简单吗?

  之前孙权嫁妹,是用了周瑜的计策。现在的结亲,很明显的也是计策。道理很明白,结亲之后,整个荆州形势虽然不会有任何变化,但是孙权方却多了一个人质。关羽当然能够洞悉到这种计谋,所以理所当然的拒绝了。

  结亲失败了,但是孙权的目的达到了。因为孙权的结亲计划中,最主要的目的是骄敌。让关羽失去警惕,以为东吴还是像以前一样软弱可欺。

  当时刘备实力微弱的时候,对东吴是骗,不敢撕破脸皮,得罪东吴。刘备取了益州后,在荆州问题上开始态度强硬。得到汉中,蜀国力量到达了鼎盛时期,刘备、关羽已经没有把东吴放在眼里了。可是蜀国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东吴之所以低声下气,一味忍让,是因为畏惧魏国的强大力量,是因为只有吴蜀合力才能够生存。而今吴国和魏国建立了同盟关系,势必会把矛头指向蜀国,全力以赴的夺取荆州。

  不放弃荆州而想“和”东吴,实力弱的时候可以靠“骗”,实力强的时候就可以靠“威胁”。这是唯一可行的办法。

  关羽见到自己如此挑衅的侮辱行为,东吴并没有作出激烈的反应,相反陆逊还卑恭谦辞的讨好他,十分满意。认为东和“孙权”已经成功,从此没有了江东之忧,于是尽撤荆州之兵,调往樊城全力对付魏国。

  之后曹仁、满宠固守樊城,关羽无法攻克,后来徐晃计败关羽,吕蒙暗袭荆州,公安傅士仁,南郡糜芳投降,刘封、孟达停兵不救,关羽败走麦城,被擒请死。荆州终归东吴。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下一页


Tag:初三语文教案设计初三语文教学设计语文学习 - 语文教案设计 - 初三语文教案设计

上一篇:《孔乙己》说课稿
《三国战略观》相关文章
留言板
取消 发布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