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五教程网教学知识语文学习语文教案设计一年级语文教案设计草教案设计» 正文
  1. 草教案设计

  2. [11-17 22:29:58]   来源:http://www.85jc.com  一年级语文教案设计   阅读:8974

概要: 教学目标:1. 反复诵读,读通读顺,认识并学写生字“枯”、“荣”。2. 能正确理解“离离”“枯”“荣”的意思,并体会小草顽强的生命力。3. 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全诗。教学重难点:1. 正确理解“离离”“枯”“荣”的意思。2. 深入体会“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含义。3. 理解诗意并有感情地诵读。设计理念:1. 以读为本,反复诵读。2. 抓关键词,理解诗意。3. 拓展全诗,深化主题。教学准备:ppt课件、小草一棵教学过程:一、激趣揭题,介绍作者。(一)欣赏歌曲播放歌曲《小草》,学生一边拍手,一边跟唱。(二)谈话揭题师:同学们,知道我们刚刚唱的是什么歌吗?师:对,就是《小草》(师出示小草,并把小草粘贴在黑板上),它随处可见,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首诗,诗题就是《草》。(三)板书诗题师:举起小手和老师一起来写这个字,上面

草教案设计,标签: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http://www.85jc.com

 

  教学目标:

  1. 反复诵读,读通读顺,认识并学写生字“枯”、“荣”。

  2. 能正确理解“离离”“枯”“荣”的意思,并体会小草顽强的生命力。

  3. 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全诗。

  教学重难点:

  1. 正确理解“离离”“枯”“荣”的意思。

  2. 深入体会“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含义。

  3. 理解诗意并有感情地诵读。

  设计理念:

  1. 以读为本,反复诵读。

  2. 抓关键词,理解诗意。

  3. 拓展全诗,深化主题。

  教学准备:ppt课件、小草一棵

  教学过程:一、激趣揭题,介绍作者。

  (一)欣赏歌曲

  播放歌曲《小草》,学生一边拍手,一边跟唱。

  (二)谈话揭题

  师:同学们,知道我们刚刚唱的是什么歌吗?

  师:对,就是《小草》(师出示小草,并把小草粘贴在黑板上),它随处可见,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首诗,诗题就是《草》。

  (三)板书诗题

  师:举起小手和老师一起来写这个字,上面一个草字头,这两竖就像小草长长的叶子,下面是个“早”字,这一横就像宽广的土地,草根深深地扎进泥土里。

  (四)读准课题

  师:谁来读诗题?

  师:平舌音读的真准(或者:它是个平舌音字)。谁再来读?再请你读。请你读!全班一起读。

  (五)简介作者

  师:这首诗的作者是(板:白居易)

  师:想跟老师一起认识他吗?

  (课件出示白居易画像和简介)

  师:瞧,他就是(生:白居易),你们知道吗?他可是唐代一位了不起的大诗人,一生写了很多的诗,写这首《草》的时候,他才16岁。想读吗?

  点评:歌曲导入,既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从生活中熟知的信息导入新课,拉近文本与学生的距离;让一棵鲜活的小草长在黑板上(在黑板上粘贴带有草根的小草),再一次形象直观地展现文本主体,为课题的书写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并为后文指导学生理解“烧不尽”做好了铺垫。

  二、初读正音,整体感知

  (一)初读正音,读通诗句

  1. 请同学们拿出课文,自由读两遍这首诗,要求借助生字注音,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读吧!

  2. 指名读,相机正音“枯”“荣”,

  3. 引导学生观察并用自己的办法记住“枯”“荣”的字形。突出两个字都有“木”字旁这一特点,告诉学生“木”字旁和草木有关。

  4. 师相机让孩子猜字谜“一座山岭真有趣,上下草木真茂密”。(生答“荣”)

  5. 把“枯”“荣”送回诗句中读,指导读准第二句诗中两个“一”的不同声调。

  6. 全班齐读。

  (二)老师范读,读出节奏。

  1. 老师范读,指导节奏。

  师:听出来了吗?和平时读课文不一样,老师在读诗的时候,速度特别(生:慢)还听出什么不一样?(生自由回答,相机在课件中出示诗的节奏)

  2. 学生练读

  3.指名每人读一句,要求读得慢一些。

  4.分小组合作读,第一组读第一、三句,第二组读第二、四句,指导学生读出节奏。

  5. 全班齐读。

  点评:课标提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 ”本节课的读,有三个层次。自由读、指名读,在学生读准读通顺后,教师范读,目的明确地指导孩子感觉速度、节奏的变化,层次清楚且教学预设明确,对于指导学生整体感受诗的韵味很有帮助。

  (三)生谈感受,整体感知

  师:有些韵味了。说说,诗中的小草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师:同学们的收获还真不少,有的知道小草一年中的变化,有的知道了小草连火都烧不掉,还有的知道了诗中写的是草原上的小草。

  点评:整体入手也是诗词教学的重要方法。执教者从 “诗中的小草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这一问题引入,既符合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又有利于提高学生对于整首诗的把握能力,且巧妙地从读过渡到对诗句关键字词的理解,可谓“一石二鸟”,水到渠成。

[1] [2] [3]  下一页


Tag:一年级语文教案设计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语文学习 - 语文教案设计 - 一年级语文教案设计

上一篇:明明上学教案设计
《草教案设计》相关文章
留言板
取消 发布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