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五教程网教学知识语文学习语文知识扩展高一语文知识老记揭秘香港回归“世纪新闻大战”» 正文
  1. 老记揭秘香港回归“世纪新闻大战”

  2. [10-10 23:13:42]   来源:http://www.85jc.com  高一语文知识   阅读:8358

概要: 发稿数量破大型报道记录。从倒计时100天的3月23日到回归后的7月5日,前后方累计,对内发稿超过2000条,对外发稿超过3000条,图片1000底。这样的发稿量超过国内外任何一家媒体,也创新华社此前历次大型报道的最高记录。 时效竞争方面,处于主动地位。据对6月30日和7月1日重大活动集中的两天统计,与外电可比的42篇消息报道中,新华社比法新社、路透社等外国大通讯社都快的有35篇,占86.3%;比他们慢的有5篇,占12%;比一家快,比另一家慢的有2条,占5%。政权交接仪式是新闻竞争最激烈的一场,新华社对外英文实行滚动发稿,32分钟的活动发了18条稿,其中仪式开始的快讯比所有的通讯社都快,英国国旗降下的快讯,与法新社同步,而比路透社快2分钟。

老记揭秘香港回归“世纪新闻大战”,标签:高一语文知识扩展,http://www.85jc.com

  发稿数量破大型报道记录。从倒计时100天的3月23日到回归后的7月5日,前后方累计,对内发稿超过2000条,对外发稿超过3000条,图片1000底。这样的发稿量超过国内外任何一家媒体,也创新华社此前历次大型报道的最高记录。

  时效竞争方面,处于主动地位。据对6月30日和7月1日重大活动集中的两天统计,与外电可比的42篇消息报道中,新华社比法新社、路透社等外国大通讯社都快的有35篇,占86.3%;比他们慢的有5篇,占12%;比一家快,比另一家慢的有2条,占5%。政权交接仪式是新闻竞争最激烈的一场,新华社对外英文实行滚动发稿,32分钟的活动发了18条稿,其中仪式开始的快讯比所有的通讯社都快,英国国旗降下的快讯,与法新社同步,而比路透社快2分钟。

  江泽民主席率中央代表团抵港下飞机的照片用数码相机拍下,从汽车上用手机发出,总共只用21分钟。政权交接仪式照片也是仪式结束21分钟后就到了用户手中。都是各媒体中最快的。

  香港回归报道留下了不少“精品”,多篇被评为全国好新闻。

  为了写好一批消息、通讯、述评和若干立意高、跨度大、能产生较大社会影响的重头稿,社长和总编辑多次亲自听取有关部门和具体写稿人的汇报,帮助出主意。前方几大活动都是程序性很强的活动,如何把这种活动写成有血有肉、引人入胜的好新闻,执笔者都熬了许多不眠之夜。每篇重要稿件,都经反复修改,几易其稿,甚至前方还将稿件传回后方请修改或提意见。因此,这些稿件既反映了个人创造,也体现了集体的智慧。

  在许多精彩的稿件中,《历史,将铭记这一时刻》、《当国歌再次奏响的时候》、《特区上班第一天》、《告慰小平》、《香港之夜》、《百年梦圆再谱华章》、《为了回到祖国的怀抱》、《江主席在港20小时》、《替小平到自己的土地上走一走》等,都是现场感强、饱含激情、写作讲究的好作品,受到广泛好评。

  特别应该提到的是《别了,不列颠尼亚!》。这是4位年轻人集体写的一篇特写式的新闻,记录了查尔斯亲王代表英国接回末代港督彭定康撤离香港的具体情景,通过5个告别现场的描述和156年的沧桑回顾,体现了香港回归的划时代意义。这是各家媒体报道英方撤离活动稿件中给人印象最深的一篇。这篇稿件不仅被评为新华社一级好稿,还获第八届中国新闻奖消息类一等奖,后来选入高中课本。

  好图片不少,尤其是用数码相机拍摄的江泽民主席抵港走下飞机舷梯,左脚着地,右脚还在舷梯最后一个阶梯上的那张照片,形象地记录了中国最高领导人有史以来第一次踏上香港土地的那一瞬间,是新华社的独家之作。

  在紧张的报道工作中,新华社记者、编辑们表现了不怕苦、不怕累和连续作战的良好作风。

  为了抢发政权交接仪式照片,新华社摄影记者在仪式结束后第一个冲出会场,只用几分钟从仪式举行地会展中心二期五楼跑到一楼,又从一楼跑到另一座楼──会展中心七楼的新闻中心。据签稿机记录,由总社和分社传出的第一张照片的时间是0:36分,距交接仪式结束仅21分钟,在各媒体中抢了第一。没有摄影记者争分夺秒的精神,取得这样时效是不可能的。

  6月30日起香港连降4天大雨,据当地气象部门报道,是1884年以来同期降雨最多的,仅7月1日就降雨120毫米。记者们不得不冒雨出去采访,常常浑身湿透,对身背几十斤器材的摄影记者来说更是辛苦。负责军队进驻报道的记者,从30日晚9:00先头部队进入就开始报道,凌晨6:00大部队分几路从深圳进入香港,可军人早在凌晨1:00就集合,一直站在军车上。记者也和军人一样。一位58岁的老记者在滂沱大雨中站了6个小时,直到军队到达香港营地。许多回归活动,安检要求记者至少提前2小时到场,有的场合要求提前五六个小时。记者被圈在固定的地方,不准随便走动,连上厕所都不方便。有时,摄影记者要在烈日下站几个小时,连水都没得喝。有些记者连续承担多项任务,如有的摄影记者在20小时内参加六七场重大拍摄任务,有的对外文字记者连续采访7场庆典和领导人会见活动。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高一语文知识高一语文知识扩展语文学习 - 语文知识扩展 - 高一语文知识

上一篇:“奥斯维辛集中营”简介
《老记揭秘香港回归“世纪新闻大战”》相关文章
留言板
取消 发布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