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五教程网教学知识语文学习语文知识扩展初三语文知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备课资料» 正文
  1.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备课资料

  2. [10-10 23:13:42]   来源:http://www.85jc.com  初三语文知识   阅读:8691

概要: 十一、关于本文的对联 1、有道百姓不弃无德万民皆责。 2、得道得民得天下失义失心失苍生。 3、得地不如得利取利那比取民。 4、暴君穷黩武仁者得人心。 十二、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 第一部分(1~3)论述天时、地利、人和三要素在决定战争胜负中作用大小不同。 第一层(1)总论。摆出观点,提挈全文。 第二层(2)从进攻一方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备课资料,标签:初三语文知识扩展,http://www.85jc.com


十一、关于本文的对联

  1、有道百姓不弃无德万民皆责。

  2、得道得民得天下失义失心失苍生。

  3、得地不如得利取利那比取民。

  4、暴君穷黩武仁者得人心。


十二、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

  第一部分(1~3)论述天时、地利、人和三要素在决定战争胜负中作用大小不同。

  第一层(1)总论。摆出观点,提挈全文。

  第二层(2)从进攻一方的失利论证“天时不如地利”。

  第三层(3)从防御一方的失利论证“地利不如人和”。

  第二部分(4段)深入论证“得道”即“得人和”则“战必胜”。


十三、板书设计



十四、用原文语句回答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文章经过论证,得出怎样的结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3、点明文章主旨的句子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4、阐述关于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的名言的句子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5、阐述人的重要性的句子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6、能够表明地利的重要性的句子是: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7、能够表明人和胜于地利的句子是: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

  8、表明君子战必胜的必要条件的句子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9、表明“寡助之至”的结果的句子是:亲戚畔之

 10、表明“多助之至”的结果的句子是:天下顺之

 11、决定战争胜负的三个要素是天时、地利、人和,其中最重要的要素是人和。古今有许多名言名句谈论了这三者的重要性,请各写出一句来万事具备,只欠东风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人心齐,泰山移

 12、本文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模式。为了证明中心论点,运用了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类比论证
的论证方法。

 13、本文与“得道者”意思相同的一个词是“君子”,文章集中反映了孟子“仁政”的思想。(2分)

 14、2001年5月,美国在联合国人权委员会改选中落选,印证了孟子关于人心背向的重要规律,即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15、“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原因是“天时不如地利”;具备了“地利”条件,却“委而去之”的原因是“地利不如人和”。文中阐明“地利”的句子是“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尖利也,米粟非不多也”,作者在这里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6分)

 16、结合文章,想一想,“人和”的实质是“得道”,得“人和”的最佳场面会是“天下顺之”

 17、日本政府审议通过了右冀势力编写的历史教科书,肆意串改历史,美化侵略,遭到许多支持正义国家的强烈谴责,真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用《孟子》两章中名句填写)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Tag:初三语文知识初三语文知识扩展语文学习 - 语文知识扩展 - 初三语文知识

上一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留言板
取消 发布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