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五教程网教学知识语文学习语文知识扩展初三语文知识诗宗曹操» 正文
  1. 诗宗曹操

  2. [10-10 23:13:42]   来源:http://www.85jc.com  初三语文知识   阅读:8214

概要:王中华 钟嵘在《诗品》中说:“自王扬枚马之徒,词赋竞爽,而吟咏靡闻。……诗人之风,顿已缺丧。东京二百载中,惟有班固《咏史》,质木无文。降及建安,曹公父子,笃好斯文;平原兄弟,郁为文栋;刘桢王粲,为其羽翼。次有攀龙托凤,自致于属车者,盖将百计。彬彬之盛,大备于时矣!”在汉代文坛沉寂数百年之后,产生了建安文学,它以崭新的风貌崛起,带来了我国文人诗歌的第一次大丰收,并以其特有的“建安风骨”彪炳诗史。这都是与曹操的创作密不可分的。

诗宗曹操,标签:初三语文知识扩展,http://www.85jc.com
王中华       钟嵘在《诗品》中说:“自王扬枚马之徒,词赋竞爽,而吟咏靡闻。……诗人之风,顿已缺丧。东京二百载中,惟有班固《咏史》,质木无文。降及建安,曹公父子,笃好斯文;平原兄弟,郁为文栋;刘桢王粲,为其羽翼。次有攀龙托凤,自致于属车者,盖将百计。彬彬之盛,大备于时矣!”在汉代文坛沉寂数百年之后,产生了建安文学,它以崭新的风貌崛起,带来了我国文人诗歌的第一次大丰收,并以其特有的“建安风骨”彪炳诗史。这都是与曹操的创作密不可分的。

  建安是我国历史上一个不平凡的年代。时势把曹操这样的人物推上了历史舞台。他“以雄武之姿,当艰难之运”,被造就成一代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外定武动,内兴文学”,又是一代杰出的文学家和建安文学新局面的开创者。他一方面凭借政治上的领导地位,广泛罗致文士,蜚声建安诗坛的“建安七子”除孔融以外都被网罗在邺下文人集团里,杰出的女诗人蔡琰也聚于其麾下,因而造成了彬彬之盛的局面。另一方面,他用自己富于创造性的作品开创了文学上的新风气,以其诗歌中慷慨悲凉的独特风格,奠定了“建安风骨”的基调。

  东汉末年,政治黑暗,豪强割据,战乱频仍,赋敛繁重,连年灾疫,民不聊生。各地群众纷纷揭竿而起,形成了声势浩大的黄巾起义,沉重地打击了东汉王朝的统治,使之名存实亡。从初平元年董卓之乱到建安十三年赤壁之战,国家分裂,田地荒芜,连续十九年的军阀割据,混战不已,造成了“城邑空虚,白骨蔽野,旧土人民,死丧殆尽”的惨状,面对这种现实,曹操深刻地感受到人民的疾苦,因而他的诗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人民要求统一、反对分裂和安居乐业的愿望。他继承了《诗经》和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但又往往不同于作为民间创作的乐府,而具有文人的特点,他往往以政治家的视角来反映现实,体察民情,因此立足点更高,视野更开阔。他的诗歌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的痛苦,而且反映了军国大事;不仅有现实社会生活的特写镜头,而且有俯瞰全局、纵横古今的壮阔的历史大画卷。他的《苦寒行》、《却步东西门行》反映了军旅生活的艰难,真切感人,历历如见。而《薤露行》里用“沐猴而冠带,知小而谋强”来刻画野心勃勃的外戚擅权;“贼臣持国柄,杀主灭宇京”,突出了董卓作乱京师,朝政混乱的局面;“荡覆帝基业,宗庙以燔丧”,极写国家的残败景象;“播越西迁移,号泣而且行”,再现了哀鸿遍野的惨象。《蒿里行》不仅直接反映了军阀混战给社会造成的灾难,而且直接落笔到征人“铠甲生虮虱”的征战之苦,更以“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作结,直抒胸臆,充分抒发了诗人对军阀混战给人民造成巨大灾难的愤懑,表达了对人民痛苦的感慨和深切同情。无怪乎被明钟惺誉为“汉末实录,真史诗也”的。他对现实不是纯客观的刻板描述,而是寄托了自己的感情,从而铸成了这些史诗式的作品。

  曹操及其他建安作家诗歌中的现实主义精神给后世,尤其是唐宋那些推崇“建安风骨”的诗人们以重大影响。同时,凄苦动乱的社会生活以及对这种现实的深刻感受,这本身就是建安风骨所形成的现实基础。刘勰在《文心雕龙·时序》中说:“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也。”正是凄苦动乱的现实生活本身给当时的诗歌涂上了一层苍凉的色彩。

  建安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自秦汉以降,直至鸦片战争的两千年中,中国社会处于一种虽有缓慢发展但日趋停滞的状态,其间以统一与分裂、安定与战乱、恢复发展与破坏倒退交替出现为特征,前者固然是主流,后者的影响也颇为严重。在汉季建安以至其后近四百年分裂战乱的形势下,人民的意愿集中反映在统一与安定的要求上。曹操削平割据、致力于统一;实行屯田,抑制兼并;兴办水利,恢复生产;敢破敢立,唯才是举。这些举措无疑是顺应时代潮流、符合历史发展要求的。他在《度关山》、《对酒》等诗中表达了自己的理想和政治态度。

[1] [2] [3]  下一页


Tag:初三语文知识初三语文知识扩展语文学习 - 语文知识扩展 - 初三语文知识

上一篇:罗贯中故里
《诗宗曹操》相关文章
留言板
取消 发布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