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思路──《雨说》课堂教学行为及案例评析
- [10-10 23:14:16] 来源:http://www.85jc.com 初三语文知识 阅读:8696次
概要:林培英 下面的案例讲述的是两个年轻教师遇到的“困惑”。案例一:这么简单的内容如何教?古老师要讲台湾诗人郑愁予的《雨说》,这首诗的内容比较简单,主题明白,语言浅显。而古老师所教的班级又是英语班,文科的成绩要好一些。古老师遇到的问题是:如此简单的内容,面对“不简单”的学生,怎样上好这节课?可以按照传统的教学法上课,多读,以挖掘主题为主,但这些对于这首浅显的诗来说没有多大意思。案例二:是上阅读课,又不是开联欢会。雷老师要上一堂录像课,但自己并没有打算改变平时上课的格调。备课前雷老师问学生,“我们要上一节公开课──
改变思路──《雨说》课堂教学行为及案例评析,标签:初三语文知识扩展,http://www.85jc.com
林培英 下面的案例讲述的是两个年轻教师遇到的“困惑”。
案例一:这么简单的内容如何教?
古老师要讲台湾诗人郑愁予的《雨说》,这首诗的内容比较简单,主题明白,语言浅显。而古老师所教的班级又是英语班,文科的成绩要好一些。古老师遇到的问题是:如此简单的内容,面对“不简单”的学生,怎样上好这节课?可以按照传统的教学法上课,多读,以挖掘主题为主,但这些对于这首浅显的诗来说没有多大意思。
案例二:是上阅读课,又不是开联欢会。
雷老师要上一堂录像课,但自己并没有打算改变平时上课的格调。备课前雷老师问学生,“我们要上一节公开课──Shopping Online,你们想怎么上呢?”
同学们热情挺高,唧唧喳喳闹开了,“让我们演小品吧!”
“唱英文歌啦!”
“讲故事啦!”
“搞对话啦!”……
班里同学平时很活跃,不少同学有一定的表演、搞笑的天赋。
“可我们是上阅读课,又不是开联欢会。”
学生们面面相觑,满脸的失望。
教师理解同学们的心情,初三因为面临着中考的压力,上课比较注重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讲解,没有机会让学生表现自己。可要上的这节课是阅读课,通常需要学生静下心来读,教师指导学生理解文章的大意及一些重要的事实,猜测领悟词义、句义,然后由教师对文中重要的单词、短语、句型进行解释、操练,再要求学生去记忆背诵,这样教学生学得实在,但感觉课堂气氛往往比较沉闷。
我们抛开要上录像课这样的外在因素,这两个教师需要改变他们的教学吗?
通常我们讲“改善教学”,是指教师发现自己的教学行为中有不妥的地方后进行的改进,目的是提高教学效率。案例中教师的已有教学行为是否有很不妥当的地方呢?
任何课中都会有一些内容比较浅显易懂,古老师选择的就是这样一首诗歌。这个案例给人的第一感觉是,教师何必为一首对学生来说如此容易的诗歌“煞费苦心”呢?教师的功夫似乎应该花在教学的难点上。但案例中教师对这次教学的不断改进使我们看到,从任何一种教学材料入手,都可以改善自己的教学,因为只要一有变动,可能就会暴露自己没有注意过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就是师生共同进步的过程。
古老师首先从语言入手,引导学生品味语言。开始,教师限制品读哪些句子,为学生设计了这样的一个问题:下列句子的更改好不好?
“等待久了的田圃”改成“牧场寂静的田圃跟牧场”
“等待久了的鱼塘和小溪”改成“干涸了的鱼塘和小溪”
“柳条儿见了我笑弯了腰啊”改成“柳条儿见了我垂下了腰啊”
“石狮子见了我笑出了泪啊”改成“石狮子见了我流淌着雨水啊”
“小燕子见了我笑斜了翅膀啊”改成“小燕子见了我倾斜了翅膀啊”
同学们是这样品味的:“君不见,柳条儿见了我笑弯了腰啊”,这一句的“笑弯”一词改成“垂下了腰”,就把柳条写得冷冰冰的,一点情感也没有。“石狮子是因为喜极而泣的,这样的石狮子,似乎也有了感情,懂得了感谢春雨的滋润。”“田圃因为没有雨水,种子被‘禁锢’难以生长。”
教师感觉到同学们不能放开来谈,也发现自己总是用学生是否回答了教师的标准答案来衡量学生的发言,使得这一环节的教学不很流畅。古老师意识到要放开学生的手脚,设计的问题不能太简单。于是教师改为让学生谈自己最喜欢的语言,并说说理由。如一个学生是这样来品味语言的:“第一样事儿,我要教你们勇敢的笑啊”,这里的“教”字也可以用“让”“给”等字,然而如果用了这些字,就没有什么味了。“教”字用得多好啊,她写出了春雨那细腻如慈母般的爱,让人仿佛看到了慈祥的双眼和温暖的手臂。还有许多同学的发言都是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没有想到的。
除此之外,教师还设计了这样的两个问题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展现并拓展出这首诗的新的意境:
第一个问题:你最喜欢哪节诗?请发挥你的联想和想像,用自己的语言把这节诗描绘成一幅图画。
[1] [2] 下一页
Tag:初三语文知识,初三语文知识扩展,语文学习 - 语文知识扩展 - 初三语文知识
上一篇:雨给我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