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五教程网教学知识语文学习语文知识扩展初二语文知识高尔基晚期思想的变化» 正文
  1. 高尔基晚期思想的变化

  2. [10-10 23:14:16]   来源:http://www.85jc.com  初二语文知识   阅读:8277

概要: 高尔基虽然身在国外,但是同国内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尤其是在定居意大利伦托之后更是如此。他在1928年一份草稿里这样写道:“在居住国外的6年里,有4年我住在比俄罗斯革命前的农村更加安静的环境中。这种有利于新的力量秘密生长的安静……教会我更加注意地倾听来自俄罗斯城市和农村的声音。索伦托的邮差每天给我送来20来封信,而我每天都愈来愈清楚地听到,祖国的生活的喧闹声正在变得更大、更热烈和更不安分。人们从各个地方给我写信,写信的什么人都有,有工人和农民,有妇女和儿童,有流落街头的人和大学生。”(转引自奥夫恰连科的《高尔基的政论》一书,第470~471页)高尔基从各种书报杂志上,从大量信件中,从来访者的叙述里了解到了国内的许多情况。国内社会生活在中各种新生事物的出现,经济恢复时期结束后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展开,社会面貌的迅速变化和一代新人的成长,使高尔基受到很大鼓舞。他觉得自己的理想正在广阔的俄罗斯大地上实现,从而感到由衷的高兴,前一时期的那种忧郁和怀疑消失了,整个情绪发

高尔基晚期思想的变化,标签:初二语文知识扩展,http://www.85jc.com

  高尔基虽然身在国外,但是同国内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尤其是在定居意大利伦托之后更是如此。他在1928年一份草稿里这样写道:“在居住国外的6年里,有4年我住在比俄罗斯革命前的农村更加安静的环境中。这种有利于新的力量秘密生长的安静……教会我更加注意地倾听来自俄罗斯城市和农村的声音。索伦托的邮差每天给我送来20来封信,而我每天都愈来愈清楚地听到,祖国的生活的喧闹声正在变得更大、更热烈和更不安分。人们从各个地方给我写信,写信的什么人都有,有工人和农民,有妇女和儿童,有流落街头的人和大学生。”(转引自奥夫恰连科的《高尔基的政论》一书,第470~471页)高尔基从各种书报杂志上,从大量信件中,从来访者的叙述里了解到了国内的许多情况。国内社会生活在中各种新生事物的出现,经济恢复时期结束后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展开,社会面貌的迅速变化和一代新人的成长,使高尔基受到很大鼓舞。他觉得自己的理想正在广阔的俄罗斯大地上实现,从而感到由衷的高兴,前一时期的那种忧郁和怀疑消失了,整个情绪发生了很大变化。他进一步颂扬列宁的英明远见,肯定布尔什维克党的历史功绩,为他们而感到自豪。

  与此同时,他也重新审视自己在十月革命前后的立场和观点,进行了反思,多次诚恳地承认自己的错误,并分析了自己犯错误的原因。例如他在回答匿名和化名的作者以及孟什维克唐恩提出的为什么他“现在讲的与1917年讲的不一样”这一问题时说:“1917年我错了,当时真诚地担心无产阶级专政会分散受过教育的布尔什维克工人这一唯一真正革命的力量并把他们引向毁灭,担心他们的毁灭将使社会革命的思想本身变得长期暗淡无光。”他还特别指出,唐恩之流显然不懂得,人民的残酷行为是由他们要为自己所经受的数据折磨进行报复而产生的,是他们在隐蔽的和公开的叛卖者以及不可调和的敌人包围下进行自卫的表现。他认为“这种残酷行别人引起的因而是合理的”。(《高尔基文集》第24卷,国家文学出版社,1953年,第302、303页)他在上面提到过的《论白俄侨民文学》一文中也提到了自己在1917年的错误,他说:“我没有忘记我自己在那些日子里的立场……我当时深信,‘人民’将会把布尔什维克连同所有社会主义知识分子一起,主要是连同组织的工人一起消灭掉……由于列宁和他的同志们具有超人毅力,这样的事没有发生。”(《高尔基文集》第24卷,第343页)此外,他在给科尔加诺夫、达诺夫斯基、斯克沃尔佐夫、斯捷潘诺夫等人的信中,也都作了自我批评。

  在十月革命10周年之际,高尔基连续发表了《十年》和《我的问候》这两篇文章,颂扬俄罗斯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成就。他特别指出,俄罗斯工人和农民正在管理着自己的国家这一点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他赞扬新生活和新的国家的建设者,深情地说,他为他们感到欢乐和自豪,并向他们致以诚挚的问候。

  高尔基身在国外,心里思念着他的祖国,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一直侨居国外。1928年2月,一位铁路工厂的职工给他写信,问他为什么不回国,他在回信中说:“我1921年11月离开俄罗斯是因为有病,列宁坚持要我出国。那时俄罗斯还没有疗养院。我住在这里,5年内写了7本书,要是在俄罗斯就做不到这一点。您大概已从我在莫斯科的《消息报》上发表的文章中看到,我同苏维埃政权没有分歧。”(《列宁和高尔基》增订第3版,第348页)苏联政府和人民群众都希望高尔基回国看看,于是他于1928年5月首次回到了离别6年多的祖国。
 

  高尔基在1927年给友人的书信中不止一次地谈到他决定回国到各地看看的事。3月21日,他在给凯尔任采夫的信中说:“我这个人特别喜欢研究人,在回罗斯后,自然不打算工作,而将到各地走走、看看和说说话。最好能到我熟悉的所有地方去:到伏尔加流域,到高加索,到乌克兰,到克里木,到奥卡河畔去──去看看所有从前坑坑洼洼的地方。”(《高尔基文集》第17卷,国家文学出版社,1952年,第482页)高尔基把这次拟议中的回国旅行不当作单纯的游览观光,他把它同写一本关于新俄罗斯的书的创作意图联系起来。他在1927年10月给国家出版社的信里谈到了他的这个意图。信中说:“我想写一本关于新俄罗斯的书。我已经为它积累了许多非常有意思的材料。我还必须──不使人觉察地──到工厂、俱乐部、农、啤酒馆、建筑工地,到共青团和大学生那里,到中小学的课堂上,到管教对社会有危害的儿童的教养院,到工人通讯员和农村通讯员那里去参观访问,去看看妇女代表、女穆斯林等等。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当我一想起它,我激动得头上的头发都抖动起来。”(《高尔基文集》第17卷,第428页)他在1928年和1929年先后两次回国后的行动,就是按照这个计划安排的。索尔仁尼琴在《古拉格群岛》里说高尔基回国出于“物质欲”,是因为“他明白了,为获得金钱和抬高声誉,必须回到苏联,并接受一切附带条件”,这完全是胡乱的猜测和无耻的诽谤。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Tag:初二语文知识初二语文知识扩展语文学习 - 语文知识扩展 - 初二语文知识

上一篇:朱自清:《春》
《高尔基晚期思想的变化》相关文章
留言板
取消 发布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