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五教程网教学知识语文学习语文课后练习初三语文课后练习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孟子》两章学案» 正文
  1.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孟子》两章学案

  2. [10-10 23:15:55]   来源:http://www.85jc.com  初三语文课后练习   阅读:8844

概要: 3 本篇论证的主要特点是采取“总--分--总”的论证结构。先提出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后再分别设例证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最后再从道理上论证中心论点。举例论证 对比论证。 五1、 ⑴ 池:护城河。 ⑵ 委:放弃。 ⑶ 有:或,要么。 2、B(2分) 3、 ⑴ (这样)都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⑵ 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戚都背叛他的君主。 4、观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在天时、地利、人和这三要素中,孟子认为人和是最重要的,也就是要赢得民心的前提是“得道”,而这个“道”就是他一贯主张的“仁政”。所以孟子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说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实际上就是在说明他的“仁政”主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三、理清文脉,把握文意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 列举一系列历史人物是为了说明逆境(困境)对造就人才的重要作用,选好人才尚且如此,推而广之治理国家更应如此。“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孟子》两章学案,标签:初三语文课后习题答案,http://www.85jc.com
3 本篇论证的主要特点是采取“总--分--总”的论证结构。先提出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后再分别设例证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最后再从道理上论证中心论点。举例论证 对比论证。
五1、 ⑴ 池:护城河。
⑵ 委:放弃。
⑶ 有:或,要么。
2、B(2分)
3、 ⑴ (这样)都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⑵ 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戚都背叛他的君主。
4、观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在天时、地利、人和这三要素中,孟子认为人和是最重要的,也就是要赢得民心的前提是“得道”,而这个“道”就是他一贯主张的“仁政”。所以孟子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说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实际上就是在说明他的“仁政”主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三、理清文脉,把握文意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 列举一系列历史人物是为了说明逆境(困境)对造就人才的重要作用,选好人才尚且如此,推而广之治理国家更应如此。“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这一句是从反面论证了这一点。
3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4 论述了人常常处在困境,才能不断奋发;国家常常没有忧患,则往往会遭至灭亡。即精神上的溃灭必然会导致物质上的灭亡。在论证方法上则运用正反论证,一反一正,为推断出中心论点打下基础。
5《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将中心论点置于开头,先用概括性很强的事例加以证明,然后从理论上进行论证,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断,阐明了“人和”的实质,最后以得“人和”的君子“战必胜矣”作结论,突出地说明了“人和”是决定战争胜负最主要的条件。《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将中心论点置于最后,先论证“生于忧患”后论证“死于安乐”。论证“生于忧患”,是全文的重点,方法是先举同类事例,从个别到一般,归纳出作者的观点,然后从理论上加以说明。论证“死于安乐”,只有“入则无法家拂士……国恒亡”一句,这是历史上大量亡国事实的高度概括。2009 年北京市
答案:1(1)起,指被任用
(2)犯错误(或:犯过失)
2.答案:
(1)使他经受饥饿(之苦)。
(或:使他经受饥饿,以致身体消瘦)
(2)使他做事不顺。(或:所行不顺,使所做的事颠倒错乱。/在他做事时,使他所做的事不顺利。/所行不顺,使他的经历总是不顺畅如意)
3.答案:无法家拂士,无敌国外患。
4、每一个时代,每一个民族,都不可避免地要经受一些考脸。当我们遭受灾难之日,也是对国家、民族“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磨砺之时。挫折可以使我们团结一心,风雨同舟;灾难能使我们民族的斗志受到激发,凝聚力大大增强,那种战无不胜的民族精神和力量也会在这一特定的历史时刻强有力地凸显出来。这样就能使我们的国家战胜任何困难,更好地走向兴旺和繁荣。
4、 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6、如:“磨难对人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要有危机意识,不要贪图安乐”等。
7、秦王朝施行暴政,使“天下苦秦久矣”,导致陈胜吴广起义,秦王朝灭亡。或者:长勺之战能以弱胜强的先决条件,就是做到了取信于民

......
点击下载查看完整资料》》》》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孟子》两章学案

点击查看: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各课文教案汇总

编辑推荐

2011年全国各地中考报名时间及报名系统汇总表

2008--2010全国各地中考真题汇总

小编寄语:欢迎来www.85jc.com,为了方便您寻找资料,信息,请将本页加入收藏!

上一页  [1] [2] 


Tag:初三语文课后练习初三语文课后习题答案语文学习 - 语文课后练习 - 初三语文课后练习

上一篇: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变色龙》学案
留言板
取消 发布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