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庄子>故事两则》教案
- [10-10 23:15:55] 来源:http://www.85jc.com 初三语文课后练习 阅读:8379次
概要: (2)庄子认为鱼“乐”,其实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 教师引申:《庄子·秋水》中还有这样的故事:楚王打算让庄子做国相。派人去请他。庄子却借乌龟的故事表示。他宁愿在荒泽草野间过自由自在的生活。《庄子》从不干巴巴说教,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形象、幽默机智的寓言故事说理,把哲理和诗情艺术地交融在一起。 2.比较庄子与惠子思想、性格、气质等方面的差异,理解庄子的人生态度,突破思想关。 学生讨论明确:《惠子相梁》中,惠子利欲熏心,薄情寡义,以自己的心思猜度庄子,却不知庄子清高自守,视爵禄如“腐鼠”,避之惟恐不及。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中,惠子好辩,重分析。对于事物有一种寻根究底的认知态度,重在知识的探讨。庄子智辩,重观赏,对于外界的认识,带有欣赏的态度,将主观的情意发挥到外物上而产生移情同感的作用。如果说惠子带有逻辑家的个性,那么庄子则具有艺术家的风貌。 教师总结:庄子心境旷达,视荣华富贵如敝屣,他有着高雅的生活情趣。《秋水》一文所宣扬的是庄子一贯的思想,即人的生死、寿夭、祸福、穷通、贵贱、贫富、得失、成败等等都是完全相对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庄子>故事两则》教案,标签:初三语文课后习题答案,http://www.85jc.com
(2)庄子认为鱼“乐”,其实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
教师引申:《庄子·秋水》中还有这样的故事:楚王打算让庄子做国相。派人去请他。庄子却借乌龟的故事表示。他宁愿在荒泽草野间过自由自在的生活。《庄子》从不干巴巴说教,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形象、幽默机智的寓言故事说理,把哲理和诗情艺术地交融在一起。
2.比较庄子与惠子思想、性格、气质等方面的差异,理解庄子的人生态度,突破思想关。
学生讨论明确:《惠子相梁》中,惠子利欲熏心,薄情寡义,以自己的心思猜度庄子,却不知庄子清高自守,视爵禄如“腐鼠”,避之惟恐不及。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中,惠子好辩,重分析。对于事物有一种寻根究底的认知态度,重在知识的探讨。庄子智辩,重观赏,对于外界的认识,带有欣赏的态度,将主观的情意发挥到外物上而产生移情同感的作用。如果说惠子带有逻辑家的个性,那么庄子则具有艺术家的风貌。
教师总结:庄子心境旷达,视荣华富贵如敝屣,他有着高雅的生活情趣。《秋水》一文所宣扬的是庄子一贯的思想,即人的生死、寿夭、祸福、穷通、贵贱、贫富、得失、成败等等都是完全相对的东西,并且是人力所不能左右的,应一切顺其自然。庄子鄙视功名富贵,追求快乐自由便是这种思想支配下的心灵选择。
五、课堂小结
这两则故事集中表现了庄子的思想和《庄子》散文的寓言特色,形象生动,耐人寻味,如甘醴似琼浆,让人百品不厌。希望大家课后阅读《庄子·秋水》,全面了解庄子,包括他的人生观、政治观、社会观,探究庄子与孔孟的区别。
六、布置作业
课外阅读《庄子》选段。
板书设计
七、教学后记
......
点击下载查看完整资料》》》》故事两则》教案" href="http://www.85jc.com/zhaokao/UploadFiles_8984/201103/2011030111502961.doc">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庄子>故事两则》教案
点击查看: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各课文教案汇总
编辑推荐
2011年全国各地中考报名时间及报名系统汇总表
2008--2010全国各地中考真题汇总
小编寄语:欢迎来www.85jc.com,为了方便您寻找资料,信息,请将本页加入收藏!
上一页 [1] [2]
Tag:初三语文课后练习,初三语文课后习题答案,语文学习 - 语文课后练习 - 初三语文课后练习
上一篇: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地下森林断想》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