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五教程网教学知识语文学习语文课后练习初三语文课后练习新课标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各课重点知识汇总» 正文
  1. 新课标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各课重点知识汇总

  2. [10-10 23:15:55]   来源:http://www.85jc.com  初三语文课后练习   阅读:8925

概要: (4)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如果好汉真的发起怒来,就有二人尸首倒地,五步之内淌满鲜血,天下的人都穿孝服,今天(就是)这样。 三、文学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唐雎不辱使命》选自《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 第23课 隆中对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乐yuè毅 徐庶shù 诣yì 因屏bǐng人 猖蹶jué 沔miǎn 吴会kuài 殆dài 存恤xù 胄zhòu 箪dān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 谓为信然 谓:说。 (2) 将军宜枉驾顾之 顾:拜访。 (3) 由是先主遂诣亮 诣:拜访。 (4) 度德量力 度:估计。 (5) 君谓计将安出 出:产生。 (6) 挟天子而令诸侯 挟:挟持、控制。 (?) 将军既帝室之胄 胄:后代。 (8) 将军岂有意乎? 岂:是否。 3、找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

新课标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各课重点知识汇总,标签:初三语文课后习题答案,http://www.85jc.com
(4)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如果好汉真的发起怒来,就有二人尸首倒地,五步之内淌满鲜血,天下的人都穿孝服,今天(就是)这样。
三、文学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唐雎不辱使命》选自《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
第23课 隆中对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乐yuè毅 徐庶shù 诣yì 因屏bǐng人
猖蹶jué 沔miǎn 吴会kuài 殆dài
存恤xù 胄zhòu 箪dān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 谓为信然 谓:说。
(2) 将军宜枉驾顾之 顾:拜访。
(3) 由是先主遂诣亮 诣:拜访。
(4) 度德量力 度:估计。
(5) 君谓计将安出 出:产生。
(6) 挟天子而令诸侯 挟:挟持、控制。
(?) 将军既帝室之胄 胄:后代。
(8) 将军岂有意乎? 岂:是否。
3、找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 欲信大义于天下 信通伸 解释为伸张
(2) 自董卓已来 已通以 解释为表示时间的界限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用原文填空。
(1)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2)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时人莫之许也。
当时的人都不认同这种说法。
(2)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现在曹操已经拥有上百万的人马,挟制皇帝来号令诸侯,这确实不可和他争胜。
(3) 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老百姓谁敢不备酒备饭来迎接将军呢?
三、文学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隆中对》选自《三国志》,作者陈寿,是晋朝的史学家。

第24课 出师表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崩殂cú 恢弘hóng 陟zhì罚 臧否pǐ
裨bì 费 yī 以遗wèi陛下 补阙quē
驽nú钝 猥wěi自枉屈 以彰zhāng
其咎jiù 咨zī诹zōu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 引喻失义 义:适宜,恰当。
(2)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遗:给予。
(3) 性行淑均 淑:善。
(4) 以彰其咎 彰:表明、显扬。
(5) 猥自枉屈 猥:辱,这里有降低身份的意思。
(6) 咨诹善道 诹:询问。
3、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异义。
(1) 诚宜开张圣听 古义:开放、扩大;
今义:商店开始营业或商店每天第一次成交。
(2)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古义:痛心和遗憾;今义:深切地憎恨。
(3) 先帝不以臣卑鄙 古义:身份低微,见识短浅;
今义:品质恶劣。
(4) 由是感激 古义:感动、激动;今义:由衷感谢。
(5) 先帝知臣谨慎 古义:认真、慎重;今义:做事小心。
4、写出出自本文的成语(至少三个),并解释其现在的意思。
三顾茅庐: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妄自菲薄:过分看轻自己。形容自卑。
作奸犯科:指为非作歹,违犯法律。
计日而待:为期不远,不久就可以实现。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用原文填空。
(1)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2)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3) 作者开始分析形势,指出不利的客观条件是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有利的主观条件是: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
(4) 表现作者无意于功名利禄的句子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5) 表现作者临危受命的句子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6) 诸葛亮出师北伐的目标是北定中原、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用原文四个短语来回答)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陛下)实在应该广泛地听取意见,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振奋有抱负人的志气,而不应当随便看轻自己,说一些不恰当的话,以致堵塞人们向您竭诚进谏的道路。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Tag:初三语文课后练习初三语文课后习题答案语文学习 - 语文课后练习 - 初三语文课后练习

上一篇: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指导说明
留言板
取消 发布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