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进中举》知识归纳
- [10-10 23:15:55] 来源:http://www.85jc.com 初三语文课后练习 阅读:8202次
概要: 同《孔乙已》相比,两文要表达的思想相同,但《孔乙已》的色调比较平和,而本文的讽刺色彩却十分强烈,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范进中举后丑态百出的颠狂的神情举止和满口的胡言乱语进行讽刺,引出阵阵笑声。又引人在笑声中探究这一戏剧性悲剧的原因,从而把罪魁祸首指向封建科举制度。二是描写周围各色人对范进前后迥异的态度和言行,主要突出胡屠户和张乡绅。胡屠户由看不起范进,时常对之辱骂和讥笑一变而为奉承讨好、吹嘘巴结。其变化之突兀,让人惊异;而其滑稽的阿谀态更让人捧腹。写张乡绅以举人的身份与范进拜弟兄、攀亲戚,送房与与赠银并施,活画出一幅趋炎附势的嘴脸。作者把讽刺的笔法用在这两个人物身上,从侧面既指出范进如醉如痴追求功名的原因,更为读者作了提示:封建科举制度不仅毒害了读书人,也造成了冷漠、势利的社会环境。上一页 [1] [2] [3]
《范进中举》知识归纳,标签:初三语文课后习题答案,http://www.85jc.com
同《孔乙已》相比,两文要表达的思想相同,但《孔乙已》的色调比较平和,而本文的讽刺色彩却十分强烈,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范进中举后丑态百出的颠狂的神情举止和满口的胡言乱语进行讽刺,引出阵阵笑声。又引人在笑声中探究这一戏剧性悲剧的原因,从而把罪魁祸首指向封建科举制度。二是描写周围各色人对范进前后迥异的态度和言行,主要突出胡屠户和张乡绅。胡屠户由看不起范进,时常对之辱骂和讥笑一变而为奉承讨好、吹嘘巴结。其变化之突兀,让人惊异;而其滑稽的阿谀态更让人捧腹。写张乡绅以举人的身份与范进拜弟兄、攀亲戚,送房与与赠银并施,活画出一幅趋炎附势的嘴脸。作者把讽刺的笔法用在这两个人物身上,从侧面既指出范进如醉如痴追求功名的原因,更为读者作了提示:封建科举制度不仅毒害了读书人,也造成了冷漠、势利的社会环境。
上一页 [1] [2] [3]
Tag:初三语文课后练习,初三语文课后习题答案,语文学习 - 语文课后练习 - 初三语文课后练习
上一篇:《范进中举》难句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