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五教程网教学知识语文学习语文课后练习初二语文课后练习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同步练习及答案» 正文
  1.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同步练习及答案

  2. [10-10 23:15:55]   来源:http://www.85jc.com  初二语文课后练习   阅读:8983

概要: ⒃阿姨还没说完,刘明又站了起来,这次却未说脸先红:“阿姨,这只鸟也许真是聋了的。”⒄(b)阿姨一下子愣住了,好半天才说:“胡说。怎么你也相信他们的了?好孩子应该……应该说一不二……”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 1、联系上下文,在⑷⑻段括号内填上恰当的成语。 2、结合语境,在⑿⒀⒁段横线后的括号内选择准确的词语。 3、联系上下文,分析文中(a)(b)划横线两处,分别揭示了阿姨的什么心理? (a)处:。 (b):。 4、按小说的故事情节给文章划分三个层次,并给每个层次加上小标题。。 5、本文主要运用了--、--、--等描写方法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 7、综观全文,说说阿姨是怎样一位老师?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Ⅳ.写作训练 文题 从几十万年前恐龙的灭亡,到现在某些珍稀动植物的绝种,动物的灭绝越来越引起全世界的关注,请以“动物的泯灭”为话题,写一篇作文,体裁不限,角度自选,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600字。参考答案 基础知识应用 1、hái jié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同步练习及答案,标签:初二语文课后习题答案,http://www.85jc.com
⒃阿姨还没说完,刘明又站了起来,这次却未说脸先红:“阿姨,这只鸟也许真是聋了的。”⒄(b)阿姨一下子愣住了,好半天才说:“胡说。怎么你也相信他们的了?好孩子应该……应该说一不二……”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
1、联系上下文,在⑷⑻段括号内填上恰当的成语。
2、结合语境,在⑿⒀⒁段横线后的括号内选择准确的词语。
3、联系上下文,分析文中(a)(b)划横线两处,分别揭示了阿姨的什么心理?
(a)处:--------------------。
(b):--------------------。
4、按小说的故事情节给文章划分三个层次,并给每个层次加上小标题。--------。
5、本文主要运用了--、--、--等描写方法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
7、综观全文,说说阿姨是怎样一位老师?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Ⅳ.写作训练
文题
从几十万年前恐龙的灭亡,到现在某些珍稀动植物的绝种,动物的灭绝越来越引起全世界的关注,请以“动物的泯灭”为话题,写一篇作文,体裁不限,角度自选,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基础知识应用
1、hái jié zhě sù
2、B(A项“飘移”应为“漂移”;C项“致蜜”应为“致密”;D项“悲残”应为“悲惨”。故选B)
3、⑴逆流而上,向江河发源处走。比喻探索事物的由来;⑵灾难,灾祸。
4、美,科普作家,科学幻想小说,《新疆域》。
5、A(提示:A项中的句子统领两篇短文,是两篇短文的中心)
6、⑴特定称谓;⑵解释说明。
7、亮在黑暗征途中的一座灯塔,点燃人类智慧的一束火光等。
8、不作统一答案。如:恐龙分为雷龙、梁龙、禽龙、霸王龙、恐爪龙等。霸王龙体形巨大,牙齿像锯一样尖利。霸王龙与恐爪龙是食肉恐龙,雷龙、梁龙等为食草恐龙。
课内精段赏析:
(一)1、恐龙确实遍布于包括南极在内的世界各地。
2、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3、内容上引导问题步步深入地加以解决;结构上承上启下。
4、D(提示:结合语境判断即可)
5、不可去掉。“几乎”一词强调了“板块构造”的重要性,但并不能把所有问题都解决掉。若去掉,不符合实际,表达太绝对。
6、简明精炼,通俗易懂。仅一百来字就生动地说明了大陆漂移理论,语言简洁精炼,比喻的运用使语言通俗易懂,生动形象。

(二)1、经超高压或强烈挤压而使原子之间结合极为致密的沙子被称为“斯石英”。
2、斯石英并不十分稳定,它会变为普通沙子。
3、金刚石中的碳原子向外扩散并恢复为普通碳的过程。
4、说明斯石英在高温下会很快恢复为普通沙子。
5、这一句话是以金刚石经过高温加热可以变为普通的碳,类比斯石英经过高温加热可以变为普通的沙子。语言幽默风趣,也表现了作者思维的活跃。
6、“在通常条件下”点明是在一般条件下,自然状态下,不排除有特殊条件(如对金刚石加热),这样使表达极为严密、准确。
拓展阅读:
(一)《“诸葛亮”借西风》:
1、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读者。
2、承上启下。
3、现代天气预报的准确性。
4、(1)天气预报,(2)人工影响天气;“气象学的最终目的并非是天气预报……变成现实。”
5、A (B项“几千年来人们呼风唤雨的神话早已成为了现实”说法不当,因为“这些人工影响天气的办法,目前还只能改变局部地区的天气。至于对大范围天气或气候的控制,只能提出了一些设想。”C项不当,因为“对大范围天气或气候的控制,只能提出一些设想”,还未开始行动,估计要到下个世纪才有可能进行。D项不当,因为到下世纪能否改变大范围的天气或气候,进而改变整个地球的气候,只是一种估计,目前还不能下结论。故选A项。)
6、如:层次清楚;材料准确丰富;语言生动准确;过渡自然,衔接紧密等。写出一点即可。
(二)《计时的变迁》
1、圭、沙斗、漏壶;机械钟表;石英电子钟。
2、是为了生动地引出下文对古代计时方法的说明。
3、作比较、引用。作用是:生动地说明现代生活中人们时间观念增强了。语言活泼有趣,浅显易懂,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4、造型新颖,走时准确,功能完备。
5、因为现代科学技术需要精确到百万分之一秒乃至百亿分之一秒的标准时间,若用分秒计算,会“差之毫秒,失之千里”。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Tag:初二语文课后练习初二语文课后习题答案语文学习 - 语文课后练习 - 初二语文课后练习

上一篇: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阿西莫夫科普短文两篇》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同步练习及答案》相关文章
留言板
取消 发布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