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教材中要求写的字,体现写字的规律,按照由少到多、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独体到合体顺序来编排。一年级上册只要求写100个字,每课一般3个,最多4个。全册很少写合体字。第一课学写“一、二、三”3个字,主要练习横画。第二课学写“十、木、乔”3个字,主要练习竖、撇、捺。这样编排,量少易写,受到师生的欢迎,既能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又能提高写字的质量,还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姿势和写字习惯。审查委员认为,“识字量适当,多认少写,既有利于提高阅读能力,又有助于减轻学生负担。教材重视写字教学。”2. 利用汉字特点,遵循识字规律,采取多种形式识字。博采众长,采取多种形式识字,是人教版低年级教材历来的做法。这次编写课标实验教材,在继承的基础上,又有了发展。识字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归类识字。安排在一年级上册。主要是利用汉字象形、会意的特点,归类识象形字或会意字。此外,还编排了按事物归类看图识字,如,认识蔬菜、日用品、体育活动名称,从中识字。在识字的同时,了解汉字文化,认识身边的事物,初步建立词的概念。韵语识字。安排在一年级下册和二年级上册。这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至三年级)教材简介,标签:三年级语文课后习题答案,http://www.85jc.com教材中要求写的字,体现写字的规律,按照由少到多、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独体到合体顺序来编排。一年级上册只要求写100个字,每课一般3个,最多4个。全册很少写合体字。第一课学写“一、二、三”3个字,主要练习横画。第二课学写“十、木、乔”3个字,主要练习竖、撇、捺。这样编排,量少易写,受到师生的欢迎,既能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又能提高写字的质量,还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姿势和写字习惯。
审查委员认为,“识字量适当,多认少写,既有利于提高阅读能力,又有助于减轻学生负担。教材重视写字教学。”
2. 利用汉字特点,遵循识字规律,采取多种形式识字。
博采众长,采取多种形式识字,是人教版低年级教材历来的做法。这次编写课标实验教材,在继承的基础上,又有了发展。识字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归类识字。安排在一年级上册。主要是利用汉字象形、会意的特点,归类识象形字或会意字。此外,还编排了按事物归类看图识字,如,认识蔬菜、日用品、体育活动名称,从中识字。在识字的同时,了解汉字文化,认识身边的事物,初步建立词的概念。
韵语识字。安排在一年级下册和二年级上册。这些识字课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韵文形式,主要有由成语或词组组成的韵语、新编三字经、儿歌、对子歌、拍手歌、反义词歌、数量词歌、谜语、谚语等。如,一年级下册《识字1》:“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柳绿花红莺歌燕舞/冰雪融化泉水丁冬/百花齐放百鸟争鸣”。不仅读起来琅琅上口,而且描绘出生机盎然的美丽图画。学生从中既识了字、学了词,又培养了想画面的能力,受到美的熏陶。如,一年级下册《识字4》:“蜻蜓半空展翅飞,蝴蝶花间捉迷藏。蚯蚓土里造宫殿,蚂蚁地上运食粮。蝌蚪池中游得欢,蜘蛛房前结网忙。”凭借这首节奏感很强的儿歌,学生认识了“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等表示小动物名称的词,初步了解形声字声旁标音、形旁表义的特点,还悟到了“什么在什么地方干什么”这一句式的表达方法。再如,二年级上册《识字2》:“练书法 画图画 下象棋/弹钢琴 拉二胡 唱京戏/栽花草 喂鸽子 养金鱼/做航模 学电脑 观天气”都是动宾结构的短语。学生在识字学词的同时,受到动词和名词应合理搭配的训练。此外,像新三字经、对子歌、反义词歌、数量词歌、谜语、谚语等形式的识字课,课课内容丰富,语言优美,体现了识字学词、了解语言形式、陶情冶性、受到文化熏陶的统一。
审查委员称赞“识字部分编排有新意。精心选择,精心编排,内涵丰富,形式多样。一方面为学生识字提供了语境,使识字与阅读相结合;另一方面,加强了字词句的综合训练,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也利于积累语言”。
随课文识字。这是主要的识字形式,特别是在二年级下册及其以后各册,更是最主要的识字途径。随课文识字,即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便于理解字词的意思,有助于建立字词在音、形、义上的统一联系。
结合“语文园地”中“我的发现”认字。从一年级下册开始,每个“语文园地”中设“我的发现”这一栏目。一下、二上两册,主要引导学生陆续发现一些常用的识字方法。在这一过程中安排认识少量汉字(只认不写)。这样做,既能增识一些常用字,又渗透了只要留意,处处可以识字的理念。如,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在引导学生发现用“加偏旁”的方法识字的同时,从罗列的 中,认识“评、访、挤”这三个字;在引导学生发现用“换偏旁”的方法识字的同时,从罗列的中,认识“邮、轿、钱”三个字。如,语文园地四,在归类复习一串串带有“月”“足”“目”的字之后,由带有“扌”的熟字“捕、摇、挤、搬”,引出生字“擦、抄、拾、摔、拨、拦、摸”,使学生既认了七个带“扌”的字,又发现了上述各组字的偏旁均能表义,对形声字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又如,语文园地五,在“我的发现”中编排了。不言而喻,是在引导学生利用反义的特点识“矮、瘦、暗、丑、闲、旧”这六个字。再如,语文园地八中的“我的发现”,编写了韵文:“千口舌,舌甘甜。土里埋,木帛棉。人门闪,马门闯。心入门,闷得慌。合手拿,分手掰。人失足,跌下台。”利用汉字会意的特点,引导学生认识“甘、埋、闯、掰、跌”五个字,体会到可以用“两义合一”的方法,了解字义,增识汉字。
3. 认字采取两条腿走路,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自主识字。
一条腿是课内教师指导识教科书中要求识的字,另一条腿是课外学生在生活中自主识字。人教版低年级实验教材,贯穿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在课外阅读中主动识字的思想;在教材的“语文园地”里,系统体现对自主识字和展示自主识字成果的提示和引导。如一年级下册,在“语文园地”一至七中,分别引导学生认班上同学姓氏字,认电视屏幕上的字,认食品商标,认招牌路牌,认其他学科教材中的字,认课外书上的字,交流课外认的字等等。学生如果是识字的有心人,所认的字一定会突破教科书规定的识字量。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分类导航
最新更新
推荐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