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五教程网教学知识语文学习语文课后练习三年级语文课后练习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至三年级)教材简介» 正文
  1.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至三年级)教材简介

  2. [10-10 23:18:15]   来源:http://www.85jc.com  三年级语文课后练习   阅读:8913

概要:三、教材的主要特点(一)内容与编排:围绕重点或专题组织教材内容,整合语文学习活动例如,一年级上册开始部分,教学的重点是学好汉语拼音。教材围绕学习和巩固汉语拼音,在突出这一重点的同时,把学拼音、认少量汉字、发展语言有机结合起来。具体地说,每一课大多包括学拼音、识字学词和读儿歌三个部分。像汉语拼音第4课,汉语拼音是学习声母dtnl和单韵母相拼。除了安排认读声母和练习拼读音节,还安排了一幅情境图:小马驮着一袋米走在路上,米袋漏了,小兔赶过来告诉了小马。出现标注汉语拼音的词语“马、兔、大米、土地”。这几个词语既起到巩固拼音、引导识字(本课要求认识大、米、土、地、马五个字)的作用,又能通过指导学生观察图画,引发想象,发展语言。本课还安排了一首儿歌,朗朗上口,极富情趣,读一读,可以收到巩固拼音、陶冶情操的效果,甚至学生会在无意之中增识汉字。这样编排汉语拼音教材,既保证了学习拼音这一重点,又整合进认字、进步的阅读和口语表达,增加了趣味性,使儿童一入学就体验到学习的成就感。从一年级下册开始,教材围绕专题把各项内容组合成一个单元。每个单元体现了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至三年级)教材简介,标签:三年级语文课后习题答案,http://www.85jc.com

三、教材的主要特点

(一)内容与编排:围绕重点或专题组织教材内容,整合语文学习活动

例如,一年级上册开始部分,教学的重点是学好汉语拼音。教材围绕学习和巩固汉语拼音,在突出这一重点的同时,把学拼音、认少量汉字、发展语言有机结合起来。具体地说,每一课大多包括学拼音、识字学词和读儿歌三个部分。像汉语拼音第4课,汉语拼音是学习声母dtnl和单韵母相拼。除了安排认读声母和练习拼读音节,还安排了一幅情境图:小马驮着一袋米走在路上,米袋漏了,小兔赶过来告诉了小马。出现标注汉语拼音的词语“马、兔、大米、土地”。这几个词语既起到巩固拼音、引导识字(本课要求认识大、米、土、地、马五个字)的作用,又能通过指导学生观察图画,引发想象,发展语言。本课还安排了一首儿歌,朗朗上口,极富情趣,读一读,可以收到巩固拼音、陶冶情操的效果,甚至学生会在无意之中增识汉字。这样编排汉语拼音教材,既保证了学习拼音这一重点,又整合进认字、进步的阅读和口语表达,增加了趣味性,使儿童一入学就体验到学习的成就感。

从一年级下册开始,教材围绕专题把各项内容组合成一个单元。每个单元体现了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语文实践活动的整合。各个单元之间,体现了学习内容、学习要求的整体推进,语文能力的螺旋上升。这样编排,符合《语文课程标准》“避免繁琐、简化头绪、突出重点、加强整合”的思想,便于设计语文实践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如,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专题是“温暖的家”。在简短“导语”之后,编排了一课新三字经形式的识字课,既识了字,又使学生懂得了“尊长辈,敬父母”“长辈错,要提醒”等道理。接着,编排了《看电视》《胖乎乎的小手》《棉鞋里的阳光》《月亮的心愿》第四篇课文,使学生感受家的温暖,懂得关爱家人。在“语文园地”里,编进了一首体现家庭生活温馨、幸福的小诗《鞋》。口语交际引导学生讨论:要是爸爸、妈妈不让自己做家务事该怎么办?就这样,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等语文活动以及学习做家务事、懂得关爱他人等实践活动,统统整合进“温暖的家”这个专题里。

对此,审查意见写道:“以专题组织单元,贴近儿童生活,又蕴含教育价值,且较好地体现了知识、能力、方法、情感之间的联系。”

三年级上下册,在整合教材内容上又有新的发展,特别是在每册安排“综合性学习”的那两个单元中。如,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专题是“灿烂的中华文化”,在这个单元里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结合课文的学习,先是提出“了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的要求;在本单元学习之中,对综合性学习进行提示,引导学生进一步搜集资料,为展示、交流做好准备;之后,利用“口语交际”,让学生交流了解到的传统文化,凭借“展示台”,引导学生用展示搜集到的实物资料、动手操作(如,写春联、做风筝)以及办手抄报等形式,展示、交流各自了解到的中华传统文化。在这一单元的语文学习中,围绕“灿烂的中华文化”,阅读、口语交际,调查、了解、搜集资料,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学习成果,既培养了语文能力,又增进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审查意见中对此予以肯定:“每组教材能围绕专题合理有序地组织内容,精心设计学习活动……使语文各项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能整体推进,协调发展。”

(二)识字、写字:利用汉字特点,遵循识字规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识字和写字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如何利用汉字特点,遵循识字规律,采取儿童喜闻乐见的多种形式,加快认字速度,提高写字质量,以便使小学生尽早进入利用汉字阅读的阶段,这是我们在实验教材中要着力解决的一个问题。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识字写字教学的精神,实验教材主要做了三方面的改进。

1. 一、二年级教材努力体现认写分开、多认少写、加强写字、降低难度的识字写字的主张。

一年级安排认识950个常用字,写其中的350个。二年级认识850个常用字,写650个。一、二年级总共要求认识1800个常用字,会写其中的1000个,要求认识的字,大体按照由出现频率高到出现频率低来编排。一年级上册要求认识的400个字,都是高频字,可以覆盖日常阅读书报用字的50%。学生认识前四册安排的1800个字,可以覆盖书报杂志用字的90%以上。届时,学生已初步学会了www.85jc.com。这就是说,到二年级,学生阅读书报已基本上没有文字障碍了。与以往教材相比,实验本将认字速度差不多提早了一年。这对于提高儿童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丰富知识,启迪智力,对于日后的学习和一生的发展,都有非同小可的意义。教材中要求认识的字,只要求认识,即在课文中认识,换个地方、换个语言环境还认识,大体知道意思。不要求具体分析字形,不要求书写,这些任务留待安排书写时完成。这就使认字的任务变得单纯,降低了要求,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Tag:三年级语文课后练习三年级语文课后习题答案语文学习 - 语文课后练习 - 三年级语文课后练习

上一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识字与写字”学习目标与要求
留言板
取消 发布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