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五教程网教学知识语文学习语文知识综合知识词类活用教学:亦须回归生活» 正文
  1. 词类活用教学:亦须回归生活

  2. [10-10 23:18:48]   来源:http://www.85jc.com  综合知识   阅读:8331

概要: 如,“祸国殃民(使……受害、使……遭殃)”、“汗牛充栋(使……出汗)”、“草菅人命(把……看作野草)”、“不翼而飞(长翅膀)”、“华而不实(结果实)”、“身体力行(亲身体验、尽力实行)”、“心猿意马(心如猿猴跳跃、意如快马奔驰)”、“虎口余生(虎口里)”、“金榜题名(金榜上)”、“劳民伤财(使……劳,使……伤)”、“沉鱼落雁(使……沉,使……落)”“众口铄金(使……熔化)”、“避重就轻(严重的问题,轻小的问题)”、“取长补短(人家的长处,人家的短处)”、“正本清源(使……正,使……清)”、“独善其身(使……善)”、“不耻下问(以……为耻)”、“不远千里(以……为远)”、“杀一儆百(一个人,许多人)”、“万众一心(结成一心)”、“一日千里(奔驰千里路)”等等。 以上例举的成语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可以说涉及词类活用现象的方方面面,如名词、形容词、数词动化,名词活用为状语,名词、形容词活用为使动、意动等。鉴于此,在平时的现代文教学中,教师须经常提示、指导学生自觉地对此进行认知、积累;同时,还要在文言文教学中不断地

词类活用教学:亦须回归生活,标签:综合知识大全,http://www.85jc.com

如,“祸国殃民(使……受害、使……遭殃)”、“汗牛充栋(使……出汗)”、“草菅人命(把……看作野草)”、“不翼而飞(长翅膀)”、“华而不实(结果实)”、“身体力行(亲身体验、尽力实行)”、“心猿意马(心如猿猴跳跃、意如快马奔驰)”、“虎口余生(虎口里)”、“金榜题名(金榜上)”、“劳民伤财(使……劳,使……伤)”、“沉鱼落雁(使……沉,使……落)”“众口铄金(使……熔化)”、“避重就轻(严重的问题,轻小的问题)”、“取长补短(人家的长处,人家的短处)”、“正本清源(使……正,使……清)”、“独善其身(使……善)”、“不耻下问(以……为耻)”、“不远千里(以……为远)”、“杀一儆百(一个人,许多人)”、“万众一心(结成一心)”、“一日千里(奔驰千里路)”等等。

以上例举的成语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可以说涉及词类活用现象的方方面面,如名词、形容词、数词动化,名词活用为状语,名词、形容词活用为使动、意动等。鉴于此,在平时的现代文教学中,教师须经常提示、指导学生自觉地对此进行认知、积累;同时,还要在文言文教学中不断地调动学生充分利用的这种积累来强化对课文中词类活用现象的领悟、理解和掌握,实现良性的循环互推。还需强调一点,经常这样做还有利于学生准确理解和掌握成语的意思和用法(避免成语的误解或误用),夯实学生的语言基本功。

四、回归现实生活中的词语活用现象

上世纪90年代以前,说“XX很青春”,“XX心态很阳光”,恐怕还觉得很稀奇,而现在却几乎成了人们的口头禅。这里面的“青春”和“阳光”就都属于名词动化现象,即分别指“长得很年青”,“心态调节得很好”。其实,现实生活中类似的例子很多,比如,“美丽一次(美丽,作动词,意漂漂亮亮地活)”、“端正态度(端正,使动,意使……端正)”、“严肃法纪(严肃,使动,意使……严肃)”、“红得发紫”(红,动化,意干得很出色)“木在那儿了(木,名词动化,意指发呆)”、“冰死人了(冰,名词动化,意指温度太低)”、“说三道四(三、四,数词名化,意指不好的意见)”、“穿红挂绿(红、绿,形容词名化,意指衣物)”、“三心二意(三、二,数词动化,意指改变想法)”、“眉来眼去(眉、眼,名词作状语,意指用眉眼……)”、“一肚子坏水(肚子,名词作量词)”、“悲伤着你的悲伤(第一个“悲伤”形容词动化,意指感到悲伤;第二个“悲伤”,形容词名化,意指悲伤的事情)”、“比赵本山还赵本山(第二个赵本山,名词动化,意指演得比赵本山更……)”、“就狗他了,愿咋地咋地(狗,名词意动,意指把他看成个狗)”,等等。

现实生活中,老百姓鲜活的语言里,词类活用现象实在太多了。这既体现了古今汉语演变过程中一脉相承的规律,更显示了汉语言生生不息的活力。对于现实生活中的这种词类活用现象,智慧的语文教师决不是熟视无睹,而应该是指导学生回归生活,阅读生活,去留心关注,在课本中学活,在生活中活学。这样教学,不仅会使学生在生活中处处都能地品尝到语言学习的快乐,而且还会使学生在快乐活泼的语言学习中不断提升语言能力和素养。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指出:“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把课讲活了。如果说一种教学方法是一种钥匙,那么,在各种教学方法上,还有一把总钥匙,它的名字叫做‘活’”。可见,“活”堪称语文教学的精髓,努力研究“把课教活”,是使语文教学摆脱种种误区、走出低效的治本之举。那么,要想达到这样的语文教学高境界,真正实现知识活、方法活,学生的理解、领悟和掌握活,无他,但使语文教学回归生活耳——古汉语词类活用教学也不能例外。在语文教学新课改的时代背景下,把语文教得实且活尤其重要,对健康推进语文教学新课改可谓意义重大。

上一页  [1] [2] 


Tag:综合知识综合知识大全语文学习 - 语文知识 - 综合知识

上一篇:“堂堂清”课堂教学模式
留言板
取消 发布留言